普门品感应网

佛教的精神与特色(第七章)1

佛教的精神与特色(第七章)1...
佛教的精神与特色(第七章)1

佛教的人生观

于凌波居士著述  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,和因妄想执著而起的妄心;认识了生死流转的根本——阿赖耶识,和支配此识的力量——业力;了解了十二因缘,三世因果,六道轮回之后,再...
佛教的人生观

佛教有神通吗?

佛教承认有神通的事实,凡夫可得五通,出世的圣人有六通,佛有三明六通。 ...
佛教有神通吗?

佛教相信超度亡灵的功用吗?

不用说,佛教是相信超度作用的。  不过,超度的功用,也有一定的限度,超度只是一种次要的力量,而不是主要的力量。所以修善的主要时间是在各人的生前,若在死后,由活人超度死人...
佛教相信超度亡灵的功用吗?

佛教科学论 — 帝王将相亦学佛

佛教科学论 — 帝王将相亦学佛...
佛教科学论 — 帝王将相亦学佛

佛教的基本教义及主要佛经简介

觉卧佛,即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(拉萨大昭寺)  佛教的基本教义及主要佛经简介  一、基本教义  从某种意义上,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:一是关于因果与修行的理论...
佛教的基本教义及主要佛经简介

佛教的精神与特色(第五章)1

佛教的精神与特色(第五章)1...
佛教的精神与特色(第五章)1

佛教生活礼仪_1

佛教生活礼仪佛教讲三千威仪,八万细行,这是说行住坐卧之间都要合乎威仪,如:行如风、坐如钟、立如松、卧如弓。总之,在佛门里,吃饭、穿衣、走路、会客,乃至开会、访友、探病都...
佛教生活礼仪_1

佛教科学论 — 出家以报父母恩

佛教科学论 — 出家以报父母恩...
佛教科学论 — 出家以报父母恩

佛教的生死观

[4]《成唯识论述记》卷十五,《大正藏》卷43,页516中。[5]《唯识三十颂》,《大正藏》卷31,页61上。[6]同[4]。 [7]《瑜伽师地论》卷八十一,《大正藏》卷30,页751下。[8]《仁王护国般若经...
佛教的生死观
  • 首页
  • 430
  • 431
  • 432
  • 433
  • 434
  • 435
  • 436
  • 尾页
  • 共 1000 页
  • 版权所有:普门品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