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门品感应网

佛教因果故事集二

故事二:书到今生读已迟   书到今生读已迟“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,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。    黄庭坚,字山谷,江西省修水县人,他的诗书画号称“三绝”...
佛教因果故事集二

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一、戒德

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一、戒德降龙 饿鬼诉苦  二十一、戒德降龙 饿鬼诉苦  诗曰:  师尊微笑忆前因,鬼子门边托圣人;  剧苦惨然无一食,住城坏见七番新。  释迦世尊涅槃后七百...
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一、戒德

佛教护法神:“天龙八部”源自

说起“天龙八部”,相信很多市民会想起金庸的武侠小说《天龙八部》。可真正的“天龙八部”却是一个佛教中的八种神道怪物。“天龙八部”究竟长啥样?近日,作为重庆市第三届文化遗产...
佛教护法神:“天龙八部”源自

佛教对人生的看法

佛教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产生于印度,到纪元第一世纪,即汉明帝永平十年《公元六十七年》开始陆续传至中国,到现在已将二千年的历史。佛教的文化,在中华人民的园地播种生根后,勿论从...
佛教对人生的看法

佛教徒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

有人说做生意不能说实话,所谓老王卖瓜自:吹自夸,如果卖瓜的不说瓜甜,那就无人问津了。既然如此,佛教徒能不能做生意?做生意是否犯了妄语说谎的戒?再有人问,学佛的人不应贪心,...
佛教徒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

佛教在印度怎样发展的

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。约为公元前6~前5世纪。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,为了便于记忆,采取偈颂的形式,后来编集为由经、律、论组成的“三藏”。在经藏中近代学...
佛教在印度怎样发展的

佛教放生的情理法

关心放生问题的基层教师们,至少有三份文献可以当作“入门”参考:陈玉峰,1995。<台中市放生文化的初步研究>,刊于《静宜人文学报》第六期。林朝成,1995。<佛教放生与生态保育>...
佛教放生的情理法

佛教故事:听到没听到

听到没听到有一天,青林禅师向洞山禅师辞行,洞山禅师问道:“你准备到哪里去?”青林禅师道:“太阳是不会隐藏起来不让人看不见的,既是太阳,它必然是遍界绝红尘。”洞山禅师印可...
佛教故事:听到没听到

佛教四大名山与十小名山

一、五台山清凉圣地 风光独秀五台山,又称清凉山,为文殊菩萨的道场,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。《华严经》云:;东方有处,名清凉山,现有菩萨文殊师利,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,...
佛教四大名山与十小名山

佛教向陕西的最早传播

...
佛教向陕西的最早传播
  • 首页
  • 470
  • 471
  • 472
  • 473
  • 474
  • 475
  • 476
  • 尾页
  • 共 1000 页
  • 版权所有:普门品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