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门品感应网

佛教的宇宙观之三:三千大千世

大千世界--佛教的宇宙观之三 时间:2004年3月16日11:54  壹.前言   在佛教里,宇宙和人生,统名为世间。世间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合称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等三世的时间,叫做“世”;...
佛教的宇宙观之三:三千大千世

佛教的礼拜仪式绝不简单,蕴含

佛教的礼拜仪式绝不简单,蕴含神秘加持力量 入寺拜佛,拿香、花、灯烛来供佛,有些人说我们是拜偶像,是迷信,其实佛是我们的教主,是人而进达究竟圆满的圣者,大菩萨们也是快要成...
佛教的礼拜仪式绝不简单,蕴含

佛教法器:锡杖

锡杖(梵khakkara),为比丘行路时所应携带的道具,属比丘十八物之一。梵名音译作吃弃罗、吃吉罗、隙弃罗;又称有声杖、声杖、禅杖、鸣杖、智杖、德杖、金锡、杖。关于锡杖的由来,在...
佛教法器:锡杖

佛教科学论 — 授记与预言、预

佛教科学论 — 授记与预言、预测...
佛教科学论 — 授记与预言、预

佛教的十法界观

法界,是世界的别称;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称呼,法界是无限的称呼。因为眼所见的,有形的东西叫做法,意所缘的无形的东西亦叫做法。所以以法为界,纵横含摄,大而无外,就不同那有...
佛教的十法界观

佛教故事:目犍连尊者度莲花色

佛教故事:目犍连尊者度莲花色女2018-05-03中国佛教佛陀正法本意  佛典里有这么一个故事,目犍连度莲花色女的故事。  目犍连大家都知道佛陀十大弟子之一,神通第一。他已经用他的...
佛教故事:目犍连尊者度莲花色

佛教的德育原理[杨永庆]

因应不同根性的学生,佛教的德育工作有几项教学的原理原则,足供现代化教育的参考,它们分别是:一、自学辅导的原理:我们在经典上常看到,佛陀在讲经说法前,必先入定,以观察学生...
佛教的德育原理[杨永庆]

佛教的超人间性与人间佛教

一、问题的提出1.近年来,佛教界和佛教学术界均大力倡导人间佛教,从而出现了一种明显的佛教革新运动。这场运动上承近代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改革,近续赵朴初居士的人间佛教号召,横...
佛教的超人间性与人间佛教

佛教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

...
佛教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

佛教的忠孝观—星云大师

时间:公元一九八四年七月 地点:北港听众:法师、护法居士(弟子依空记)一.世间忠孝的意义   二.佛教忠孝观的理论根据三.怎样尽忠尽孝    四.佛教对忠孝的贡献各位法师、...
佛教的忠孝观—星云大师
  • 首页
  • 409
  • 410
  • 411
  • 412
  • 413
  • 414
  • 415
  • 尾页
  • 共 1000 页
  • 版权所有:普门品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