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门品感应网

佛教的养生之道——本性法师

信仰何所求,无非是为了:1、身体的调和。2、心灵的康健。3、精神的纯净。4、灵性的提升。 也就是,为了养心与养生。这些,事关无法回避的现在与必将面对的终极未来! 在佛教,看问题...
佛教的养生之道——本性法师

佛教的“诸法无我”是什么意思

“诸法无我”是什么意思?...
佛教的“诸法无我”是什么意思

佛教是如何传入中土的

佛教起源于印度,创自释迦世尊,已如前面所述。释尊灭度后,两千余年来,渐次向外传播,南则由锡兰而缅甸,暹罗,南洋,北则由中亚而中国,西藏,朝鲜,日本。近年来更遍及于英美德...
佛教是如何传入中土的

佛教的修行方法

佛教的修行方法圣严法师著述...
佛教的修行方法

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

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 佛教不同于天地神祇:  社会上有很多人对于佛教的误解很深,而最深的莫过于“迷信”二字。很多受过新教育的人,在不了解佛教的时候,通常都会认为它是迷...
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

佛教的心理调适

古圣先贤无一不在逆境苦难中,成就人格与大业的。佛教四圣谛苦谛摆在第一,又称以八苦为师。苦难是吾人最好的老师,苦难能促使我们深刻地透视人生真相,激活吾人潜在的生命势能。顽...
佛教的心理调适

佛教的护法天神“四大金刚”(

佛教的护法天神“四大金刚”(四大天王)四大天王简介 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,俗称四大金刚。四大天王,又称护世四天王,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,位于第一重天,第一重...
佛教的护法天神“四大金刚”(

佛教的现代启示意义

我们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病态的社会,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充满了种种的矛盾,人跟自然的矛盾、个人与社会的矛盾、自我的身心的矛盾,这些矛盾的造成都可以说是由于我们人的自我的异...
佛教的现代启示意义

佛教故事:近代高僧“伏虎和尚

佛教故事:近代高僧“伏虎和尚”的故事中国佛教佛陀正法本意今天编者按:近代高僧广钦法师,出生于光绪十八年(1892)。自幼体弱多病,随母奉佛茹素。1927年投礼瑞芳法师披剃,...
佛教故事:近代高僧“伏虎和尚

佛教的仪式 - 日常行事

在原始佛教时期,僧众的日常行事,除了出外乞食,每日各自进行。修行的方法有两项:一是学习教理;二是修习禅定。学习教理听佛说法,或互相讨论;修习禅定是趺坐,或者经行(经行是...
佛教的仪式 - 日常行事
  • 首页
  • 395
  • 396
  • 397
  • 398
  • 399
  • 400
  • 401
  • 尾页
  • 共 1000 页
  • 版权所有:普门品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