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圣贤录易解 (阐扬净土教法之圣众第二)
慧律法师著
阐扬净土教法的圣众第二
观世音菩萨
观世音。梵语称“阿那婆娄吉低输”,现今在西方极乐世界,是一生即可续补佛位的大菩萨。按照《悲华经》的记载,在过去的时劫中,当阿弥陀佛仍然为转轮圣王的时候,观世音菩萨即为此王的第一太子,名为“不眴”。当时宝藏如来为转轮王授记以后,不眴太子上前禀白佛陀说:‘世尊,今日我以广大音声,告知一切的众生,我所具有的种种善根,全部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(无上正等正觉)。愿我行菩萨道的时候,若有众生遭受到种种苦恼恐怖等事,退失了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,堕落到没有光明的大黑暗处,身心不安忧愁孤独贫穷困苦的时候,没有可以求救保护的人,没有依靠也没有屋舍。如果他能够忆念著我,称念我的名号,而那个求救的音声被我天耳所闻,被我天眼所见,如是一切苦难众生,若我不能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者,终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果。世尊,我今天更当为了众生的缘故,发起最上殊胜的大愿,期愿假使当转轮圣王(阿弥陀佛),在西方净土安乐世界,作完种种诸佛度化众生的胜事,入于无余涅槃之后,乃至正法仍然住世时,我将在那时,修菩萨道利益众生。当无量寿佛正法,在初夜分灭去之后,我即刻在其后的夜里,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佛果,继续度化一切众生。’
当时宝藏佛,马上为他授记说:‘你观察忆念诸天人民、以及三恶道中一切众生,而生起大悲心,为了断除众生一切的苦恼,为了令众生住于安稳快乐的处所之缘故,我今日应当命名你为“观世音”,无量寿佛入涅槃后,第二个恒河沙数等阿僧祇劫,彼国土转名为“一切珍宝所成就”世界,所有种种庄严宝物,无量无边,是安乐世界所不能及的,你在菩提树下,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号为:“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”。’
又根据《观世音菩萨、得大势菩萨受记经》记载:释迦牟尼佛说:‘在过去广大久远无量不可思议阿僧祇劫,有世界名“无量德聚安乐示现”,佛号“金光师子游戏如来”,其佛国土的清净庄严,是言说赞叹所不能穷尽。在彼佛佛法教化的区域之内,有一个国王名曰“威德”,称王于一千个世界之中,那时威德王,在他的园林楼观当中,入于三昧禅定的时候,在国王左右有两朵莲华,从地里涌出,有两位童子,化生于莲华之中,与威德王一起前往佛陀的座前,头面接足顶礼世尊,听佛说法。
当时两位童子即说偈颂曰:“诸天龙鬼神,听我师子吼,我们今天在如来前,立大誓愿发菩提心。生死流转无量劫来,想要推算其源始边际而却不可知(不可得)。诸佛为了度脱一个众生的缘故,尚且无数劫地行菩萨道,何况如今只是数劫的时间,即可度脱无量众生,圆满修行菩提之道,却反而生起疲乏厌倦的心呢?我等若从今日起,仍然生起贪欲心,如是则为欺诳十方一切诸佛。如果仍起嗔恚、愚痴、染污、悭贪、嫉妒等心,亦复如是。今日我等说真实语,远离虚妄不实之心。我等若从今日起,起于声闻自利的心,不乐于度脱众生的菩提大道,如此则是欺骗世尊。我等亦不求缘觉圣果,不只是自我济度利益己身,我等必定于万亿劫中,以大悲心度脱众生。如同今日世尊的国土,清净安乐美妙庄严,愿我成佛道之时,我的国土超越此百千亿倍的庄严。我国土中没有声闻众,也没有缘觉乘,只有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,其数目无有限量。一切众生清净无垢,悉皆具足最上胜妙的喜乐,出生在正知正见的佛法当中,总持一切诸佛法藏。我们这些誓愿如果真实不虚,应当震动三千大千世界。”
当二位童子说完如是偈颂之后,即时大地普遍震动,百千众多的乐神及种种乐器,演奏发出和谐优雅的乐音。光明亮丽的微妙服饰,旋转地从天上降落下来,诸天天神在虚空中如雨般地散落种种美好末香,其所散发的香气普遍地流溢熏染开来,欢喜愉悦了众生的心。当时的威德王难道还有别人吗?那就是我释迦牟尼是也,而那时的两位童子,就是现今的观世音、以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。
此二位大菩萨,于金光师子游戏如来之处,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将来无量久远不可计数时劫之后,阿弥陀佛当入涅槃。入涅槃后,正法住世的时间,与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寿命相等。阿弥陀佛住世及入涅槃后,所度化的众生,其数量悉皆相同平等、无量无边。阿弥陀佛入涅槃后,某些众生即见不到佛,但如果有菩萨证得念佛三昧者,即可时时见到阿弥陀佛的法身常住不灭。阿弥陀佛示现灭度之后,极乐世界一切宝物,流水浴池各色莲华,以及众宝所成的一切行树,仍然恒常演说法音,与阿弥陀佛亲身说法没有差异。
极乐世界正法时期灭尽之后,于当夜过中夜分,明相现前时,观世音菩萨在七宝菩提树下,结跏趺坐,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名号为“普光功德山王如来”,其佛国土,自然而然七种宝物,以种种巧妙排列和合而成。其国土世界庄严美妙的情景,即使诸佛世尊,经过如恒河沙数的时劫,也没有办法说得穷尽。其国土之中没有声闻缘觉这种名号,纯粹都是发菩提心的大菩萨,充满了整个国土,这个国土世界名称为“众宝普集庄严”。普光功德山王如来随著他住世的年岁,得大势菩萨皆亲近供养不相远离,乃至于到入涅槃时。入涅槃后,得大势菩萨仍然奉持正法,一直到普光功德山王如来的正法灭尽。正法灭尽之后,得大势菩萨即在此国土,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名号为:“善住功德宝王如来”。就如同普光功德山王如来一样,他的国土世界、所放的无量光明、所具的无量寿命,以及诸菩萨众的数量,乃至正法住世的期限,全部平等不二毫无差别。’
如同上面两部经所记载的,观世音菩萨于因地初心所发起的本愿功德,及摄取净土庄严佛国的德行,与阿弥陀佛本起因地的发心,了无差别。因此其成佛果地的清净庄严,是如此的殊胜、如此的殊胜啊!其他如三十二种因应众生苦难的随类应化身,十四种布施众生无所畏惧的无边神力,四种不可思议无作无为的胜妙德用,具足一切无碍神通,广修种种善巧方便,完备的描述就像《楞严经》、《法华经》,及其他诸经所说的,现在并不全部引用节录。
又《大悲经》言:佛在补陀落伽山,观世音菩萨的宫殿,众宝庄严的道场之中。此时观世音菩萨,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,自己说明自己于过去无量亿劫前,在千光王静住如来处所,承受学习“大悲心大陀罗尼”,即刻从初地菩萨顿时超越到第八地菩萨,应时具足千手千眼。由于受持此大悲神咒的缘故,生生世世所在之处,皆得恒常在诸佛面前莲华化生。因此观世音菩萨发誓愿说:‘假使有众生,能受持读诵大悲神咒者,若不能往生诸佛清净国土者,我即发誓不成无上正等正觉。’
观世音菩萨说完之后,释迦牟尼佛告诉大众:‘此观世音菩萨,于过去无量劫中,早已究竟成佛,名号为“正法明如来”。由于他的大悲愿力,为了发起一切菩萨的菩提心,为了安乐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故,仍然示现为菩萨。你们大家应当常常供养观世音菩萨,专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,可以得无量的福德,可灭无量的罪业,临命终后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。’根据这段经文,应当可以知道恭敬供养观世音菩萨、以及专称观世音菩萨名号,以此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者,与那些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人,同样都能够往生净土,此二者福慧果报大略是相同的,福德善根也相等,请诸位修行者深思之。
大势至菩萨
大势至。梵语称“摩诃那钵”,现今在极乐世界,是第二顺位递补佛位的菩萨。根据《悲华经》的记载,过去阿弥陀佛仍为转轮王时,大势至菩萨为第二王子,名字为“尼摩”。当时宝藏如来帮转轮王(阿弥陀佛)及第一太子(观世音菩萨)授记以后,第二王子也禀白佛陀说:‘世尊,如我种种所有身口意业清净无染的福德善根,全部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愿遍出功德光明佛(即观世音菩萨),刚刚初成佛道时,我必于当时首先请佛大转*轮。随著彼佛说法度众生所经历的时间,于其中间行菩萨道利益有情。此佛入涅槃之后,等到正法灭尽之时,我紧临其后,入补佛位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当我成佛之后,所作弘法利生的种种佛事、我国土世界的种种清净庄严,以及入涅槃后,正法住世的时间,都和遍出功德光明佛所作的所有的,平等无差异。’
那个时候宝藏如来告诉第二王子:‘你今日所愿摄取的清净庄严国土世界,必定如你所愿。你将于如是最殊胜的清净世界,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名号为“善住珍宝山王如来”。由于你发愿摄取广大殊胜清净庄严的世界故,因此命名你为“得大势”。’结合上一篇(观世音菩萨)所收录的受记因缘一起来看,应当知道大势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,同行同愿,经过无量劫以来,彼此不相违背远离,乃至庄严净土,先后次第成佛,其所修行的功德也都相等。
《首楞严经》所陈述的念佛法门,尤其恳切重要:大势至菩萨禀白佛言:‘在我记忆中,于过去恒河沙数时劫以前,有佛出世名“无量光”。十二位如来,于一劫之中相继成佛,最后一位佛陀名为“超日月光”,彼佛教我念佛三昧。譬如有两个人,一人专心忆念对方,而另一人则专门遗忘对方,如此两个人,有时相遇有时不相遇,或者相见或不相见。如果如是两个人都彼此互相忆念,两个人互相忆念的心思很深,那么如此乃至于生生世世,就如同形影相连,不相违背远离。十方三世诸佛如来,慈悲怜悯思念众生,就好像慈母忆念最亲爱的独子一样。如果孩子要远离逃走,那么慈母虽然思念孩子又有什么用。孩子若是也能想念慈母,就如同母亲思念孩子一样时,母亲与孩子虽然经历多生,也不会互相违背远离。若众生的心中,忆想佛陀思念佛陀,或者现生或者将来,必定能够亲见佛陀,离佛不远。不必假藉其他的方便法门,只要专心忆佛念佛,自然可以真心开显彻见本性。就如同染香的人,身上自然有香气,这个则叫做“香光庄严”(以佛的法身香、智慧光,庄严自心本觉佛性)我本在初心修行的因地,以念佛之心,入于无生法忍。今日在此娑婆世界,摄受念佛修行的人,导归于西方极乐净土。佛陀问我证得圆通的法门,我没有别的分别选择,只是一起收摄六根,净念不断一心念佛,而达到三摩地定慧等持的境地,此念佛法门实在是最殊胜方便、最为第一。’大势至菩萨,以念佛法门入于佛道,乃至修菩萨行,度化众生,都不离开这个念佛法门。修行净土法门的人,应当知道要学习效法啊!
普贤菩萨
普贤,梵语称“邲输跋陀”。在《悲华经》的记载中,当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,普贤菩萨当时为第八王子“泯图”,在宝藏佛前,发愿要在像娑婆世界一样不清净的国土中,修菩萨行救度众生。更应当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,使其庄严清净,就如同“青香光明无垢世界”。同时要教化无量的菩萨,令他们心地清净,都能趣向大乘佛法,使这种发大心的菩萨都充满他所化度的国土世界。宝藏佛即为他将“泯图”这名字,改号为“普贤”,并授记他未来在北方“知水善净功德世界”,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佛号为“智刚吼自在相王如来”。
《普贤行愿品》说:普贤菩萨称赞如来殊胜功德之后,告诉所有的菩萨及善财童子说:‘善男子,若要成就如此不可思议殊胜功德者,应当修习十种广大无边的行愿:一者礼敬诸佛,二者称赞如来,三者广修供养,四者忏悔业障,五者随喜功德,六者请转*轮,七者请佛住世,八者常随佛学,九者恒顺众生,十者普皆回向。如果一切的菩萨于此广大行愿,能随顺地趣向进入,则能圆满教化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,则能随顺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道,则能成就圆满普贤菩萨一切的广大行愿海。如果有人能够以甚深不疑的信心,于此十大愿王,受持读诵,乃至只是书写一段四句的偈颂,便能急速地灭除五无间地狱的罪业。
人若临命终时,最后的一刹那,色身所有的诸根器官,全部都散失败坏,只有此十大愿王,永远不曾舍离,于一切的时刻里,时时在此人之前引导方向,一刹那中,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后,立刻就可见到阿弥陀佛,文殊师利菩萨、普贤菩萨、观自在菩萨、弥勒菩萨等。这些大菩萨们,颜色相貌端正庄严,一切的功德具足圆满,往生者即刻由阿弥陀佛,以及如是等诸大菩萨所共同围绕。此人见到自己化生于清净的莲华之中,亲蒙阿弥陀佛授记成佛。
被授记成佛之后,经过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之中,普遍地到十方不可说不可说的无量世界,以通达无碍的智慧力,随著一切众生的根器心念而行利益众生之事。不久之后必当坐于菩提树下清净道场,降伏一切魔王眷属,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转动不可思议微妙*轮。能令如一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的众生,发起广大的菩提心,随著他的根机个性,给予适当的教化,令他成就佛道。乃至在尽于未来广大如海的时劫之中,都能广大普遍利益一切有情众生。’偈颂曰:‘愿我临欲命终时,尽除一切诸障碍,面见彼佛阿弥陀,即得往生安乐刹,我既往生彼国已,现前成就此大愿,一切圆满尽无余,利乐一切众生界。’
根据这段经文,如果真心想要长养菩提心的根苗,实践殊胜的行愿,而却不知道要回向极乐世界,发愿往生西方净土的,就好像倒退著走而却希望能够前进一样。
至于普贤菩萨所开示的念佛三昧,别见于《如来不思议境界经》,经典里面说:当时世尊入于三昧,此三昧名为“如来不思议境界”。普贤菩萨告诉德藏菩萨:‘如果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为了追求无上菩提之道,发心要证得这个三昧的,这个人必须要先修习智慧,因为这个三昧,是要由智慧才能够得到的。凡是要修智慧的人,首先应当要远离妄语绮言,以及种种令人散乱无利益的事。到精舍之中,仔细观看佛的形像,金色的身形相好庄严,或者观想佛陀由纯金所成,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切具足,无量无数的化身佛,在佛清净圆满的光明之中,次第一一而坐。
然后就在佛像前,头面接足恭敬礼拜,作如是的思惟:我听说十方无量的诸佛,现今仍然在世说法度众生的,有所谓的一切义成佛、阿弥陀佛、宝幢佛、阿 佛、毗卢遮那佛、宝月佛、宝光佛等,只要在这些现在佛当中,随著我心念所喜好爱乐的佛世尊,我心中所尊仰敬重的佛国世界,生起绝对广大的清净信念,想像面前这尊佛的形像,把他当作是那个我所喜好爱乐的佛世尊的真实形像,内心恭敬尊重,就如同此佛现今在我面前被我见到一样,以这种方式上上下下仔细地观察佛的形像,令一心专注而不散乱。然后到空闲寂静的地方,正身端坐静静思惟,就好像佛显现在我面前一个手臂长的距离之前一样,心中常常系住意念,不要让他散乱忘失。
如果一旦暂时忘记了佛的形像,应该再回到精舍去观看佛像。在作如是观看、观想思惟时,应当生起极为尊重虔诚恭敬的心,好像佛的真实之身,就现在我的面前,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的细看观察,不要再把他当作只是形像而已。作这种思惟观察之后,应该在此佛前,以美丽妙好的华鬘、末香涂香,并恭敬右绕,以种种的方式来供养佛。凡是想要修智慧的人,应当如此专一心意系念不忘,常常如同佛世尊显现安住在我的面前一样。诸佛世尊是一切都能明见,一切皆可听闻,一切事情皆知的圣者,应当完全了知我虔诚的心意。
如是地反覆思惟想像,像这样的想像观察之后,再回到空闲寂静的处所,将佛的形像专注系念在面前,不再令他散乱忘失,一心专注精勤修习,满三七二十一日之后,若有大福德的人,即可见到如来显现在他的面前。若有累世造种种恶业有所障碍,而不能见到佛现前的人,如果能继续具足信念,一心专注精勤思惟而不退转,更不起其他妄想,还是可以很快地见到佛现前。
这是什么缘故呢?如果有人为了追求无上菩提之道,于一个法门中,专心修行学习,没有不能够达成的。譬如有人,在大海水中,用双掌随意捧取海水来喝,即是已经饮用了阎浮提世界中的一切河水。菩萨如果能修习这个菩提大海中的一门,则是已经得了一切三昧、一切诸忍、一切诸地、一切诸陀罗尼。是故应当常常精进修行无有懈怠,远离于放逸,专注心念一心一意,要令自己必定于今生现前见佛。
如果经过这种修习之后,一旦见到佛时,应该要如是思惟:这是真的佛吗?或者只是形像呢?经过思惟后知道所见的佛像,是由自己自心想像所生,甚至于在广大的虚空中,或者于一毛端微小之处,其中所现的一切真佛,也都是由自心想像所生。就如同虚空一样,平等无差别,都是自心作佛,离开心外没有别的佛。乃至三世一切诸佛也是这样的,同样是了不可得,唯是依著自心的想像所显现。菩萨若能了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以及种种的一切法,都是唯心现量,如果能于这个义理随顺忍可,或者可以顿时悟入初地菩萨的阶位,可以即刻舍身往生东方妙喜世界,或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常常可以亲见如来,亲自奉事供养。’按照此经的经文,可以与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互相比较发明,修行净土法门的人,希望不要轻易忽略了。
文殊师利菩萨
文殊师利。或者称“曼殊室利”,中文称“妙德”,又称“妙吉祥”。生于舍卫国,多罗聚落,梵德婆罗门家族,从母亲的右胁出生。身体紫金色,刚生下来就能够说话,不久就在世尊座下出家(见《文殊般涅槃经》)《首楞严三昧经》说:‘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之前,南方称为“平等”的世界,此世界的佛陀名号为龙种上如来,即是今现在文殊师利菩萨是也。’《央掘魔罗经》言:‘现在北方“常喜世界”,欢喜藏摩尼宝积佛,即是文殊师利菩萨。’
而在《悲华经》中说:‘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时,第三王子名叫“王众”,在宝藏佛之处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愿于将来生生世世,行菩萨道,没有止尽无有界限地,庄严清净佛国世界。使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数广大的十方国土,合为一个他所教化的世界,此世界中有无量的珍宝充满其中,没有浊恶苦痛的触受,没有种种女人,甚至没有女人这个名词,也没有声闻辟支佛等未发广大菩提心的众生。一生得补佛位的等觉菩萨,充满整个世界。第三王子发愿以后,宝藏佛即为他命名为“文殊师利”,授记他于未来世,南方世界名为“清净无垢宝窴”的国土,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名号为“普现如来”。’
《观佛三昧海经》说:当时世尊为诸大众,说观佛三昧之后,文殊菩萨接著又告诉大众说:‘在过去宝威德如来时,一位有德长者的儿子,名叫“戒护”,仍在母胎的时候,就受了三归依。到了八岁时,父母礼请世尊到长者家接受供养。那时童子见到佛陀,安祥的威仪、平稳缓慢的步行,在佛的每一步脚下生出莲华,而且身相具有广大光明。见了以后非常欢喜,向佛恭敬礼拜,礼拜之后仔细地看著世尊,眼光不曾暂时离开。一见到佛之后,即除去百万亿那由他劫生死重罪。
自从这次见佛以后,生生世世恒常遇到百亿那由他恒河沙数诸佛。如是众多的世尊们都开示这个观佛三昧,后来又遇到百万尊佛陀出世,皆是同一个名字,号为“栴檀海”。当时童子都亲自奉事供养诸佛,中间毫无遗漏空缺,既礼拜供养诸佛世尊,又合掌恭敬地观看佛的相好。由于观看佛陀身相的这种殊胜功德之因缘业力故,再一次又能亲近百万阿僧祇劫诸佛。从此以后,就获得了百万亿的念佛三昧,得百万阿僧祇的旋陀罗尼。既得此三昧及陀罗尼后,诸佛即现前为他说无相法,刹那之间就获得首楞严三昧大定。
由于最初童子受三归依,礼拜一次佛陀的缘故,又因为仔细观察如来的相好,心无疲厌懈怠。只是由于这个短暂的因缘,就能够遇到无数诸佛,更何况是一向专心系念,完整究竟地思惟,观察如来色身的种种相好呢?当时的童子,难道是别人吗?那就是我文殊师利啊!’文殊师利菩萨说完之后,释迦世尊告诉阿难:‘你应当受持记忆文殊师利所说的话,普遍地告知一切大众,以及未来后世的众生,如果有人能够礼拜、能够念佛、能够观佛者,应当知道此人,与文殊师利菩萨的功德平等没有差异。’
又《文殊发愿经》与普贤菩萨在普贤行愿品末后的偈颂大略相同,《文殊发愿经》云:‘愿我命终时,灭除诸障碍,面见阿弥陀,往生安乐刹。生彼佛国已,成满诸大愿,阿弥陀如来,现前授我记。严净普贤行,满足文殊愿,尽未来际劫,究竟菩萨行。’文殊、普贤,是华严会上辅佐毗卢遮那佛的两位大圣,此二大菩萨所陈述的行愿,以及他们说法度众生的内容,无不是以念佛为基础,以净土为归宿。世间上有一些执著华严而却轻视净土法门的人,应当知道要明察警惕才是!
祁婆迦尊者
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,娑罗双树之间,将要入涅槃之时,为诸天、众人说种种法之后。又告诉阿难:‘在我灭度之后的未来世里,北印度国里,将会有一个比丘,名叫“祁婆迦”,出生于这个世间。此人曾经于过去无量百千诸佛之前,培植了种种的福德善根,供养恭敬礼拜诸佛,对佛法具足甚深信心,安住于大乘的菩提道中。为了要慈悲怜悯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之缘故,发起追求无上正觉的广大菩提心。智慧多闻受持菩萨法藏,称颂显扬大乘佛法,显示发明大乘义理,兴起建造如来无量的形像,以及种种塔庙,能令诸天、人民,心中生起信心喜乐。
彼祁婆迦比丘,修习无量种种最殊胜的菩提善根之后,临命终后,往生于从此过西方百千亿诸佛国土,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,于彼阿弥陀佛之处,培植一切的福德善根。又经历亲近八十亿诸佛如来之处,修习种种清净梵行,以这些无量无边的善根,于未来世过九十九亿劫之后,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佛号为:“无垢光如来”。世界名为:“一切功德庄严”。’(根据大悲经)
马鸣尊者
马鸣。梵语“阿湿矩沙”,东印度桑岐多国的婆罗门种族,从夜奢尊者之处获得传法。曾著作《大乘起信论》,文章最后劝人求生净土。其文曰:‘众生生长在这个浊恶的娑婆世界,自己恐怕不能常常遇到诸佛如来,亲自礼敬承事供养,畏惧自己对于大乘佛法的信心难以成就,想要退失菩提心的人。应当知道佛陀有最殊胜的方便法门,可以摄受护念众生对菩提道的信心。那就是以专一心意忆佛念佛的因缘,就可以随愿往生他方的佛土,可以常常得见诸佛如来,永远超离恶道的痛苦。如同经典所说,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,以往昔所修习的种种福德善根,回向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即得往生西方净土,并且由于时时见佛的缘故,终究可以不退转于菩提之道。若能观照彼阿弥陀佛的真如法身,常常精勤修习思惟,必定终究可以往生极乐世界,这是因为思惟真如法身住于决定不退转的缘故。’马鸣尊者后来传法于迦毗摩罗尊者之后,即进入“龙奋迅三昧”,飞身到虚空当中,如同日轮光明照耀之相,然后还归到本位,而入于涅槃。(传灯录。大乘起信论)
龙树尊者
龙树。梵语“那伽曷树那”,南印度国婆罗门种族的后裔,从迦毗摩罗尊者之处得到传法。龙树菩萨在未听闻大乘佛法之前,本想要自创教派自立门户度化众生,当时大龙菩萨慈悲悯念,即以大神通力,将龙树菩萨接入龙宫,开七宝经函,出示种种大乘方等经典,龙树菩萨才知道自己的渺小。龙树在龙宫九十日中通达彻悟许多大乘经典之后,大龙菩萨就将龙树菩萨送出龙宫,回到印度之后,广大地宏扬大乘佛法,曾经著作《毗婆沙论》,论中有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偈颂,大略如下:‘若人愿作佛,心念阿弥陀,应时为现身,是故我归命。彼佛本愿力,十方诸菩萨,来供养听法,是故我稽首。彼土诸菩萨,具足诸相好,以自庄严身,我今归命礼。彼诸大菩萨,日日于三时,供养十方佛,是故稽首礼。若人种善根,疑则华不开,信心清净者,华开则见佛。十方现在佛,以种种因缘,叹彼佛功德,我今归命礼。其土具严饰,殊彼诸天宫,功德甚深厚,是故礼佛足。’
又作《大智度论》,开示修行念佛法门:‘念佛三昧,能除种种一切烦恼,以及先世的罪业。其余的三昧,有的能除淫欲,却不能除嗔恨。有的能除嗔恨,不能除淫欲。有的能除愚痴,而不能除淫欲及嗔恨。有的虽能同时除去贪嗔痴三毒,却不能除掉过去世的罪业。而此念佛三昧,能除种种烦恼,以及先世罪业。其次,念佛三昧,有大福德善根,能够度脱众生。如果有菩萨想要救度众生,其他的三昧,没有像念佛三昧的福德善根一样,能够迅速消灭一切罪恶。又佛陀为法王,菩萨为法将,菩萨最尊仰最敬重的只有诸佛世尊,是故应当常常念佛。譬如大臣,由于特别蒙受皇上的恩宠护念,因此常常思念感恩他的君主。菩萨也是这样,知道一切种种的功德,无量无边的智慧,都是从佛陀身边得来的,因为知道如来恩德极重的缘故,而常常念佛感恩。’又说:‘如果时常发愿想要不离诸佛如来的人,那么此菩萨生生世世所生之处,常常可以遇到诸佛。’
有人问:‘菩萨应当度化众生,怎么还想要时常亲近诸佛呢?’回答:‘有些众生尚未进入菩萨位,尚未达到不退转之地,还没被授记成佛的缘故,由于自身力量尚未具足,如果远离诸佛,便会败坏种种福德善根,沉没在烦恼大海当中。自己尚且不能自度解脱,如何能够度化他人。就好像是有人乘船,船只行到河流中央时,突然破损败坏将要沉没,这时如果想要救度他人,反而让自己先沉入水中,彼此两者都无利益。又如以少许的热水,泼在大冰池上,虽然暂时消融了一点点的冰块,但是很快地反过来被冻结成冰。
菩萨尚未进入佛法不退之位,尚未悟入诸法实相,如果想要远离诸佛,以自己少许的功德,又没有智慧方便之力,就想要度化众生,虽然有些微少的利益,却反而更加地坠落。声闻辟支佛二乘圣人,虽然有涅槃的功德利益,但是并不具足一切智慧,因此不能教导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。诸佛世尊由于证得一切种智的缘故,具有无量的智慧方便,所以能够教导菩萨。就如同大象陷没在烂泥之中,唯有同样具有雄力的大象才能救出,不是其他小动物能救的。菩萨如果进入错误的道路,只有诸佛如来才能救他,因为只有诸佛才是与菩萨同一菩提大道的。
其次,菩萨要常常如是想:我尚未获得究竟的佛眼,就如同盲人一样,若是不经由佛陀来引导,则不知趣向,就会错入其余二乘外道的路途之中。纵使能听闻佛法,但是却离开佛陀到别处修行,那么就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受什么教化,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实践了多少的教法。另外,菩萨若能见佛,如果能够亲眼看到佛,那么就可以心地清净。若是亲自听闻佛的法音,那么心中则会喜爱好乐佛法,得大智慧。只要依循佛陀的教法来修行,就能得到究竟解脱。有以上种种亲近如来的无量无边功德利益,怎么可以不一心一意想要见佛呢?
就好像婴儿不应该让他离开母亲,远行的道路中不可没有粮食。大热天里离不开凉风和冷水,极寒的天气里不能没有火的温暖,渡过深水不能没有船只,病人不能远离好的医生。而菩萨修行佛法不能够离开诸佛如来,比上面的事情更加重要。父母、亲属、善知识、人、天、国王等,都不能像佛陀一样地给我们那么大的利益安乐。如来能够广大的利益一切菩萨,使菩萨远离种种痛苦烦恼之处,进升安住于诸佛如来的究竟圆满之地。因此菩萨常欲见佛、不离于佛。’
有人问:‘如何才能够不离诸佛?’答:‘众生有无量劫以来的罪业因缘,虽然也修福德善行,但是智慧浅薄稀少。或者虽有智慧,但福德善根微薄不足。菩萨上求佛道时,要行生忍和法忍。为了行生忍的缘故,要在一切的众生之中,发起大慈悲心,因而可以灭除无量劫来的罪业,获得无量的福德善根。为了行法忍的缘故,必须破除对种种一切法的无知无明,如此便可获得无量的智慧。如是生忍、法忍两种行同时和合并修,生生世世即可不离于佛。
另外,菩萨由于常常喜爱好乐念佛的缘故,每在临终舍身再度受生的生生世世当中,恒常可以亲近诸佛。例如有些众生习气贪欲心较重,舍生之后获报淫鸟的身体。嗔恨心较重的,生在毒虫之类当中。菩萨并不执著贪恋转轮圣王和人天的福报享乐,唯独一心忆念诸佛的智慧功德,因此可以常不离佛,一切众生都是随著他心念所偏重的一方,而必然感应受报得到相应的身形。
其次,菩萨因为常常喜好修习念佛三昧的因缘,所生的地方常常可以见到诸佛。如《般舟三昧经》中所说,菩萨进入此般舟三昧之后,即现生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。’
龙树菩萨传法给迦那提婆尊者之后,入于三昧,然后如蝉脱壳无所挂碍地解脱生死。按照《入楞伽经》的经文:佛告大慧菩萨:‘大慧你应当知道,如来入涅槃之后,在未来世将有能奉持我甚深佛法的人,此人是南印度国中,有大威名大德行的比丘,其名号为“龙树”,能破有宗、无宗这两派,在此世间开显我无上甚深的大乘妙法,证得菩萨初地欢喜地,往生于西方极乐世界。’从世尊入涅槃后七百年,龙树菩萨出现于世,正好符合佛陀预先的授记。(传灯录。毗婆沙论。大智度论)
天亲论师
天亲。梵语“婆薮盘豆”、印度富娄叉国人。出家之后喜好听闻小乘法,常常毁谤大乘经典。后来听到他哥哥无著菩萨诵《十地经》,听到之后非常感动,才了悟到大乘佛法的慈悲伟大,以及无上甚深的智慧,由于后悔以前所造毁谤大乘的恶业,因此想要自断舌根以表示忏悔。哥哥无著菩萨阻止他说:‘过去以口舌毁谤大乘经典,今天以口舌赞叹大乘佛法,补偿过失改过自新,这才是比较好的办法,如果断了舌根无法言语,那又有什么利益呢?’天亲于是更加精进研究博学审思大乘佛法,他所著作的大乘论典,总共有一百多部,都广泛流行于当时。他所写的《无量寿经论》,开示念佛求生西方净土,建立五念法门。第一礼拜门,第二赞叹门,第三作愿门,第四观察门,第五回向门。首先以偈颂曰:
‘世尊我一心,归命尽十方,无碍光如来(阿弥陀如来),愿生安乐国。我现今依照甚深经典及如来真实功德相,以发愿往生偈颂的方式来总摄受持《无量寿经》,以便用来与释迦世尊所教导的净土念佛法门相应。首先,众生应当观察了解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种种清净庄严相貌,远远胜过浊恶三界一切的清净安乐,极乐净土究竟解脱犹如无碍的虚空,广大庄严含容一切万法,而无边际。由于阿弥陀佛无上菩提的平等大道,以及无缘同体的大慈悲心,而令一切众生成正觉的出世善根得以生起。极乐世界的清净光明充满了整个国土,如同无垢的明镜,又如同光明照耀的日月。阿弥陀佛以具足种种珍美宝藏的心性,成就了美妙庄严的依报世界。以心地无垢无染而炽盛的本具光明,清净明亮地照耀一切世间的众生。由自性宝藏柔和喜悦所生的功德草,柔软随顺地左右旋转,令一切接触的众生生起殊胜的喜乐感受,超过此世界最柔软的迦旃邻陀草。
极乐世界无数美妙的宝华,漂覆所有的水池流泉之中,每当微风吹动华叶时,各种宝华的亮丽色彩与池水流泉晶莹的光明,交错回旋眩人眼目。一切的宫殿楼阁庄严而高广,犹如明镜可以观望十方世界无有障碍,众宝所成的行树呈现出缤纷多姿的色彩,七宝的栏杆周遍地盘旋围绕。由无数珍宝交结成的重重罗网,遍满于虚空当中,种种铃钟乐器清脆悦耳的音声,宣吐出和乐微妙的法音。天空中如雨般落下种种香华、衣服及各式的庄严资具,其所散发的各种芬芳香气普遍熏染了十方世界。
阿弥陀佛无碍的智慧就如同清净耀眼的阳光,能照破灭除世间众生的愚痴黑暗。阿弥陀佛清净无垢的名号音声能令众生闻者,悟入心性本自清净的深远佛法,其名声普遍微妙地流传于十方世界。无上正等正觉的阿弥陀佛,是现在正在西方极乐世界,以种种善巧方便住持佛法的教主法王。如来清净海众的眷属,皆是在阿弥陀佛心中平等正觉的清净莲华中化生,往生的众生都能深心爱乐佛法妙味,以禅定三昧为食粮。恒常远离身心一切的苦痛烦恼,而所受的欢喜快乐却从不间断。众生生者皆是甚深大乘胜善的根器,同是究竟平等一乘,没有执著权巧方便而令人讥嫌的名号。女人、以及身体诸根器官残缺不全、和不发广大菩提心的二乘人,都是极乐世界莲华中不会化生出来的。一切众生所期愿乐求的,在西方净土中都能满足实现,由于如是的殊胜美妙,因此我祈愿往生阿弥陀佛清净庄严的极乐国土。
自性含藏无量珍宝的阿弥陀佛法王,以种种微妙净洁的莲华为台座,具足无量相好庄严、圆满的光明照耀了三千大千世界,如此殊胜的颜色形像超过了一切的众生。阿弥陀如来微妙的音声,清彻响亮普遍名闻于十方世界。其究竟的智慧和慈悲的教化,就如同地水火风及虚空一样,平等普遍地利益施予一切众生,而没有分别国土众生的高下、善恶、是非、好坏。
极乐世界诸天人民皆是不退佛道的大菩萨,都是从如来清净智慧的大海中所生出。个个如须弥山王高大坚固,其殊胜高妙不是一般世界众生所能相比的。极乐世界就是由如是的诸天人民、具足三十二大丈夫相的众生,恭敬围绕而诚心瞻仰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无量相好。
观察阿弥陀佛因地本愿四十八大愿的愿力中可知,凡是能听闻弥陀名号照触其光明或见阿弥陀佛的,必定获得无上利益,绝对没有空过而无利者,阿弥陀佛能令众生迅速圆满一切愿求,证得一切功德无上正等正觉之至宝。极乐世界的国土安乐清净,日夜常转无垢离染的无上*轮,阿弥陀佛的化佛及诸大菩萨的化身,常常遍至十方世界、如同太阳一般以智慧的光明照耀度脱一切众生,而其清净的法身报身仍然安住本性如如不动,就如同须弥山一样坚定而不动摇。极乐世界诸大菩萨无垢庄严的光明,能以一念之际普及于一切时间,遍至十方普照诸佛世界,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。并于同时雨落各色宝华、衣服,演奏种种悦耳的天乐,以各种微妙好香等资具供养十方诸佛,并以清净的言词音声赞叹诸佛的智慧功德,而于种种净秽国土中善恶的众生不起分别之心。
如果有那一个世界没有佛法僧三宝功德,愿我皆能到彼国土往生,示现成佛常转*轮如同诸佛如来之所为。我作无量寿经之论议并说偈颂,以此回向发愿亲见阿弥陀佛,普愿与十方一切的众生,一同往生极乐世界清净国土。’
按照此论,明确地发挥指出极乐净土的庄严利益,是一切诸论中最详细分明的。元魏时代的昙鸾法师,曾为此论作注解,极为高妙,修习净土法门的人,应当详细地阅读。(无量寿经论。翻译名义)
觉明妙行菩萨
觉明妙行菩萨。明朝崇祯十六年(西元一六四三),生于江苏吴县一带,一直到清代顺治四年(西元一六四七)。以往昔与众生有因缘之故,应众生根机而为说法,开示宣扬净土法门。首先说偈颂:
‘诸佛甚深的法要,微妙深密而不可思议,佛法究竟之处是无法用分别心去思量、不可以言语去论议,因此除了佛陀之外没有人能够穷尽地宣扬说明。释迦牟尼佛是一切众生的大慈父,因为怜念一切苦难众生的大悲心,宣说了一切人所不能说的大法,导引教化今世后世的众生,趋向菩提涅槃之道。更以最殊胜特异的方便法门,显扬开示极乐世界的安乐净土,令所有的众生发愿往生西方世界,而横超三界种种痛苦浊恶的恶道。极乐世界乃是由阿弥陀佛,以四十八大愿慈悲摄受一切众生而圆满成就的,凡是听闻阿弥陀佛名号而能深信受持发愿求生者,决定可以往生净土,这是毫无疑惑的。如果是发大心有大愿力的人,时时专念阿弥陀佛常令一心不乱,即可成就甚深三昧,于现前当下也可以见佛。今日我依循佛陀的教诲,将要广开化度引导众生的法门,悯念你们的无知昏迷妄想颠倒,明确地指出正当的修行途径。这不是时常可以遇到的一般因缘,你们应当生起难遭难遇之想,虽然说西方世界离此有万亿国土的距离,但只要具足一念坚定的深切信心,即能往生极乐世界。’
又说:‘我所开示的净土法门,决定真实不虚,是一切诸佛的心宗,是一切人天趋向菩提涅槃最直捷的道路。今天你们虽然也求往生西方,但如果发愿不够深切,就如同入于大海而不获宝珠,徒然劳苦却毫无益处。记得我过去在东晋明帝时,受身为穷苦人家的孩子,由于生活贫穷困苦,因此发大誓愿:“我以过去宿世的因缘业力,遭受到如今贫苦的果报。如果我今日,不能亲见阿弥陀佛,往生极乐世界,成就一切殊胜功德,纵使丧身失命,终不退失此念佛求往生的心志。”既发此大誓愿之后,七日七夜,专一精进忆佛念佛,便得心开彻见本性,即时见到阿弥陀佛,具足无量无边的相好光明,遍照于十方世界,我当时即在佛前亲蒙阿弥陀佛授记。后来于年七十五岁时坐化度脱,直接往生极乐世界。
然而因为度化众生的愿力深重,又来到这个娑婆世界,随众生的因缘根器,化现种种身形而救度之。或者示现为比丘、或示现为居士、或示现为国王、或为大臣宰官、或为女人、或为屠夫、乞丐、或用隐秘的方式、或用明显公开的方式、或示现顺境、或示现逆境,皆随顺众生的因缘根器而为说法,教化引导各类众生归于佛道。今天则又为你们显明辨别邪正之分,宣扬开示净土法门。你们应当一心一意,坚持修行此念佛法门,若能依法修行,决定不会误了你们。你们如果能够心志专一坚信不移,不必等待来世往生净土,就是在现前当下就可以亲见阿弥陀佛。有偈颂曰:“少说一句话,多念一句佛,打得念头死,许汝法身活。”’
有人问:‘念佛不能一心不乱,应当以何种方便才能达到一心?’觉明妙行菩萨答:‘你只要放下分别妄想、定下心意的攀缘思虑,稳定而慢慢的念下去。要使念佛的音声合乎你信愿的心,使你的心念随著专注于念佛的音声,念久了之后,自然可让种种妄想的思绪澄清下来,然后达到能念的心与所念的佛皆不可得而又了了分明,如此即能证入念佛三昧。然而平日必须多念佛,从千句到万句,心无间断,若能如此,则根器最容易成熟,如果以意识心强迫要他一心,终究反而不能一心。’
又说:‘心念生起的同时,念念无住、无相,当下寂灭时,即是诸佛本来具足常住不变的真心。心念流注生起时,念念妄想执著境界为实有,而生起取舍爱憎的分别时,即是众生流转生死业缘的妄心。其间的分别只在一念之间,不可有丝毫的差错。如果你们能够相续不断地微细观照,净念念佛努力用功,使这个心没有一点生起妄念的空隙,这才有几分的相应。不要稍微念佛用功半年十个月,便自称我能吃苦能坚心修道,不知道这正是障碍修道之处,切切要小心谨慎。又工夫虽然稍有进步,如果心念未能如铜山铁壁一样,到了推不倒、移不动的地步,仍然还不是打成一片的阶段。千万不要只见到一点点境界或幻象,便自我满足停顿不前不再用功,这是半途而废,必定荒废了从前用功所得的工夫,丝毫没有利益,这又是学佛修行人的一种毛病,不可不知。要知道佛法的深奥犹如大海,愈是涉入愈知道他的深不可测,决定不是以浅薄的知识见解就可以穷尽的,应当要尽形寿深入修习,以登峰造极的佛果为目标,千万不可作浅近容易之想。’
顾定成向菩萨求教,菩萨开示曰:‘善男子,自性本来清净无念,念是随妄想而生。此颠倒妄想是虚幻不实的,众生由此妄想执著而流转生死不得解脱。你应当知道当下所念的这一句阿弥陀佛,不从妄想所生,不因起心动念而有,不住内心不著外物,没有形体相貌,当下即断尽一切颠倒妄想,与诸佛如来清净微妙真如实际的法身,不一不异,无二无分别。若能如是念佛,则烦恼本空不用断除,一切尘劳亦不能系缚,当下只是本不生灭本来具足清清净净的常住真心。必须了知这个真心,才能叫做执持名号,才能称为一心不乱。如此则净土功业圆满成就,直趋净土上品往生。你今天应当要发大信愿,誓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然后以至诚深挚恭敬恳切之心,称念阿弥陀佛名号,必定使音声缘于信愿之心,使心念专注合于念佛的音声,如此音声与愿心相依不离念念真切,如猫捕鼠专注不移。如果能久久而不散失,则能进入正忆念三昧。若要更上一层更进一步,则应当广参善知识,广博请教询问高明的大德,自己了悟即心是佛的真谛。’
开示无朽曰:‘大概来说修行净土的人,行住坐卧起居饮食,一切时刻都要面向西方,则众生与佛容易感应,根器境界容易成熟。室内只要供奉一尊佛一部经,一个香炉一张桌子,一张床一张椅子,不可以放一些多余的事物,庭院中也要打扫干净清洁,使经行时通畅无障碍。要让心里没有丝毫一点的牵挂,一切思虑的念头都忘掉,空空洞洞地,不知有身,不知有世界,并且也不知道我今天所作的是修行的事。若能如此则与佛道日日接近,与世间生死愈来愈远,这样才可以算是趋向净土的修行。如果你生前能够放下、舍弃得干干净净,抛得干干净净,在念头上不要存有一点点的执著挂碍。那么临终大限到来时,即能洒洒脱脱自由自在,不作儿女情长顾恋色身家庭子孙的情态,如此才是大丈夫的举动气慨。所以希望你一心一意地修行,别无一点的挂碍执著,就是为了这个临终生死的大关键啊!
至于修行净土的方法,不出“专勤”两个字,“专”则不再心意不定而去做别的事,“勤”则不虚耗浪费一点时间。你现在每天早上起来,即诵《阿弥陀经》一卷,持阿弥陀佛佛号一千声,然后向佛前回向,念“一心归命”文,因为此文言词简单而含意完备,这就是一个时段的功课。如果初发心的,或者身心尚未安定宁静的人,每天只作四个时段。身心稍微安定宁静,可以增到六个时段,然后再增加到十二个时段,合计总共十二部经,佛号一万二千声。更在回向时礼佛一百拜,也可以分作四个时段礼拜,这就是每天固定的功课。其他的功课则不必计数,或默念或出声念,只要收摄心思,真实仔细地念即可。又持名念佛之方法,必须要字字句句,使念佛的音声与信愿的心相依不离,不可夹杂分毫的世俗妄念,久久之后自然成熟,决定得生极乐世界,坐宝莲华直登不退转之地,大家要努力!努力!’菩萨说法共二十四会,弟子常摄等,集录菩萨的法语为《西方确指》,刻版印刷发行于世。(西方确指)
论曰:‘《维摩诘经》云:“虽知诸佛国,及与众生空,而常修净土,教化于群生。”大乘菩萨,无不以菩提心为根本,即无不以清净国土为菩萨悲智行愿的庄严,若不如此,则无法圆满普贤菩萨广大无边的行愿。因此《华严经》 入法界品 说“诸大声闻,从本以来不赞叹称扬十方佛土清净功德,从来不赞叹称扬诸佛世尊种种化度众生的神妙变化,从本以来不曾证得庄严清净佛土的神通智慧,因此在说明华藏世界的华严会上,如聋如哑不闻不见。”
由此可知一般的凡夫,只要能够发清净心,回向诸佛无上菩提,即胜过未发心声闻的所有功德百千万亿倍,决定能够疾得悟入华严不可思议境界。至于《华严经》中文殊师利菩萨,令善财童子遍参善知识,首先于德云比丘之处,听闻念佛法门。而最末后,普贤菩萨教善财童子以十大愿王,导归极乐世界。以一念圆融无碍,顿时周遍十方微尘佛土,广行一切诸佛度化众生的大事因缘。佛法中一切的修行轨则,无过于念佛法门的直捷方便、圆融殊胜。而那些只证得偏空境界,高谈无佛无净土的人,其智慧果真能够超越文殊、普贤二大菩萨吗?请深思之!’
版权所有:普门品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