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编 禅宗与净土佛法修持之要不过禅净二门佛教大纲,不外五宗,五宗者即律、教、禅、密、净也。律为佛法根本,严持净戒,以期三业清净,一性圆明,五蕴皆空,诸苦皆度耳。教乃依教修观,离指见月,彻悟当人本具佛性,见性成佛耳,然此但指见自性天真之佛为成佛,非即成证菩提道之佛也。密以三密加持,转识成智,名为即身成佛,此亦但取即身了生死为成佛,非成福慧圆满之佛也。此三宗均可摄之于禅,以其气分相同也。以故佛法修持之要,不过禅净二门。禅则专仗自力,非宿根成熟者,不能得其实益。净则兼仗佛
力。凡具真信愿行者,皆可带业
往生。其间难易,相去天渊。——
印光《
印光法师文钞》
佛教的大纲,不外乎五宗。五宗即是律宗、教(含天台宗、贤首宗、法相宗等)、禅宗、密宗、净土宗。律宗为佛法的根本,严持清净戒律,以期身口意三业清净。自性本觉圆明,色受想行识皆空,即可度脱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之苦厄。教乃依经教修止观,离文字之指见自性真月,彻悟当人本具之真如佛性。即谓见性成佛。然此只是指见自性天真之佛为成佛(开悟),不是即成证菩提道之佛。密宗以身口意三密加持,转八识成四智(转眼耳鼻舌身五识为成所作智,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,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,转第八阿赖耶为大圆镜智),名为即身成佛,这也只是即身了脱分段生死为成佛,不是成福德智慧圆满之佛也,律教密三宗均可摄于禅宗,因为此三宗修行的气分与禅宗相同。是故佛法修持的要旨,不过禅与净土两种法门。禅宗修行则专门靠自力,若非宿世善根成熟的人,不能得到修持的真实利益。修净土宗则在自力的基础上,兼而仰仗佛力。凡是具足真信、切愿,持名的行人,都可以带业往彼土。是故禅宗与净土宗二门修行的难易,相互之间有着天渊之别。
禅净二门,到家一著禅佛二门,发行虽异,到家一著,其理是同。当知所以发行异者,如参禅拈来即是,不著佛求。然若自不能具正知见,又不遇正知见人,纵不退转,多入魔道,无佛力救护故也。若念佛,一切不取,惟念彼佛,虽无正解及师友开发,但直信有佛身土,发志即生。纵滞偏小,亦还于正,有弥陀愿力救护故也。是名发行有异,非谓法门地位深浅有异也。是知参禅即念佛,念佛即参禅。禅非佛不得往生,佛非禅不得观慧。念佛参禅,岂有二致? ——妙叶《念佛直指》【译文】参禅与念佛两种法门,其下手修行的方法虽有不同,回归自性本源的理则是相同的。应当知道禅净下手行持不同的原因,比如参禅一法,头头是道,拈来即是,不著相以求佛。但是如果自己没有具备正知正见,又没有遇到具备正知正见的善知识导引锤钳,则参禅功夫纵然能不退失,也大多流入魔道,这是因为没有佛力加持救护的缘故。而念佛法门无须借助其它方法,只是称念南无
阿弥陀佛,虽然行者没有正确的知解,也没有良师益友的劝示引导,但只要能深信有
阿弥陀佛、有西方净土,发愿往生,无不蒙佛接引。纵然初始滞于小乘偏真,一得往生,最终还能归于大乘正道,这是因为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加被救护所致。这是说禅净在下手行持上有差异,并不是说禅净所证的果位有浅深优劣的不同。由此可知,参禅即是念佛,念佛即是参禅。参禅不念佛不得往生净土,念佛不参禅则不能获得观照的智慧。念佛与参禅哪里有什么不同呢?
净土法门全在了他即自此之法门,全在了他即自。若讳言他佛,则是他见未忘;若偏重自佛,却成我见颠倒。又悉檀四益(1),后三益事不孤起。倘不从世界深发庆信,则欣厌二益尚不能生,何况悟入理佛?唯即事持达理持,所以弥陀圣众现前,即是本性明显;往生彼土,见佛闻法,即是成就慧身,不由他悟。法门深妙,破尽一切戏论,斩尽一切意见,唯马鸣、龙树、智者、永明之流,彻底担荷得去。其余世智辩聪,通儒禅客,尽思度量,愈推愈远,又不若愚夫妇老实念佛者,为能潜通佛智,暗合道妙也。 ——蕅益《阿弥陀经要解》【注释】(1)悉檀四益:佛以四法,遍施众生,故名悉檀。世界悉檀顺应世间众生之机,予欢喜益;为人悉檀启发众生善根,生善益;对治悉檀针对众生烦恼加以对治,破恶益;第一义悉檀直指心性本元,入理益。【译文】念佛往生法门,全在了达阿弥陀佛果觉之力即吾人自性本觉之力。若忌讳谈他佛,则是他见未能忘怀;若只是偏重自性佛,却成了我见颠倒。又佛说法普施的四种法益,后三种益(生善益、破恶益、入理益)之事不会无缘孤立而起。如果不随顺世谛,而说世界之法,令闻者深切地生起庆喜信心,则欣求极乐(生善)、厌离娑婆(破恶)二种利益尚且不能生起,何况悟证究竟即佛呢?只有通过事相的修持才能达到理观的修持,所以阿弥陀佛与诸圣众齐现念佛人眼前,即是本性的彰显(自性弥陀)。往生安养净土,见阿弥陀佛讲经说法,即是成就法身慧命,本自具足,不由他悟。这个念佛往生法门深邃奥妙,摧破一切戏论,斩尽一切知见,唯有马鸣、龙树诸菩萨,智者、永明诸祖师等上根利智者,才能当下担荷得去。其他世智辩聪的学者、自认通达儒学者以及浮光掠影的禅客,绞尽脑汁去思惟揣测念佛法门的义理,则越推究偏离越远,又不如那些愚夫愚妇老实念佛者,能潜通佛的智慧,暗合实相的奥妙。
从真流化,接引迷根问:心无外佛,见佛是心,云何教中说有化佛来迎,生诸净土?答:法身真佛,本无生灭,从真起化,接引迷根。以化即真,真应一际,即不来不去,随应物心。又,化体即真,说无来去,从真流化,现有往还,即不来相而来,不见相而见也。不来而来,似水月之顿呈;不见而见,犹行云之忽现。此乃是本愿功德力故,令彼有缘众生专心想念,能令自心见佛来迎,不是诸佛实遣化身而来迎接。但是有缘,时机正合,能令自心见佛来迎。则佛身湛然常寂,无去无来;众生识心(1),托佛本愿力,一念变化,有去有来。如镜面像,似梦施为。镜中之形非内非外,梦中之事不有不无。但是心生,非关佛化。 ——永明《万善同归集》【注释】(1)识心:指第八阿赖耶识之心王。【译文】问:心外无佛,所见的佛即是自心,为什么经教中说有阿弥陀佛的化身佛来迎接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呢?答:法身天真佛,本来没有生灭,从法身生起化身,接引迷惑的众生往生净土。以应化身即是法身,法身与应身平等一际,即不来不去,随众生心而
感应。又,应化身的体性即法身,文字表述无去无来;从法身流现化身,示现有往有来,即不来相而来,不见相而见。不来而来,就好比水中之月顿然呈现;不见而见,就好比空中行云忽然出现。这乃是阿弥陀佛大悲本愿功德之力,引导有缘众生专心忆佛念佛,能令自心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,并不是阿弥陀佛真的派遣了应化身来迎接往生。只是阿弥陀佛与众生有缘,时机正好吻合,能令行人自心见佛来接引。佛的法身湛然常寂,如如不动,无去无来;众生的阿赖耶识仰托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力,一念感通变化,而现出有去有来之相。犹如镜中所映的面像,又似梦中的施设作为。镜中的影像不在内不在外,梦中之事不有不无,一切都是识心所生,与佛的化身并无关联。【按】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前接引,亦即自心佛力接引,因心果觉,
感应道交,识心佛愿,相资互动,神妙莫测。
且缓谈过量境界若一味说无相话以为高,则资性稍利者,看得两本经论,记得几则公案,即便能之,何足为难!且汝既了彻自心,随处净土,吾试问汝:还肯即厕溷(1)中作住止否?还肯就犬豕马牛同槽而饮啖否?还肯入丘冢(2)与臭腐尸骸同睡眠否?于斯数者,欢喜安稳,略不介意,许汝说高山平地总西方。其或外为忍勉,内起疑嫌,则是净秽之境仍分,憎爱之情尚在。而乃开口高谈大圣人过量境界,拨无佛国,蔑视往生,可谓欺天诳人,甘心自昧。苦哉!苦哉!又汝若有大力量,有大誓愿,愿于生死海中,头出头没,行菩萨行,更无畏怯,则净土之生,吾不汝强。如或虑此土境风浩大,作主不得,虑诸佛出世难值,修学无由,虑忍力(3)未固,不能于三界险处度脱众生,虑尽此报身(4),未能永断生死,不受后有(5),虑后有既在,舍身受身,前路茫茫,未知攸往,则弃净土而不生,其失非细。此净土法门似浅而深,似近而远,似难而易,似易而难,他日汝当自知。——莲池《云栖法汇》【注释】(1)溷(hùn):厕所。 (2)冢(zhǒng):坟墓。 (3)忍力:忍辱之力。又谓安住真如实相之力。 (4)报身:业报之身。 (5)后有:未来之果报,后世之心身。【译文】若总是说一些无相无念的话以为高妙,那么天资稍为敏捷的人,看了几本经论,记得几则禅宗公案,就可做到这一点,这并不足为难!你既然彻悟自心,随处都是净土,那么我试问你:你还肯住在厕所中否?还肯与狗、猪、马、牛同槽饮食否?还肯入荒山坟墓与发臭腐烂的尸骸一起睡眠否?如果对这几项欢喜安稳,一点都不介意,方许可你说高山平地总是西方净土。如果外表忍耐勉强承受,内心生起疑虑嫌恶,则仍有净秽境界的分别,还存在憎爱的情感。以此心态而高谈阔论大圣人超情离见的境界,否定佛国的存在,蔑视往生净土,这就叫是欺天诳人,甘愿蒙昧自己的心灵,苦哉!苦哉!又,你若有大力量,有大誓愿,愿在生死海中头出头没,行菩萨道,不再有畏惧怯弱,那么我不勉强你往生净土。如果或是忧虑这个娑婆世界欲境业风浩大,自己作不了主;忧虑诸佛出世难值难遇,修学佛法无门可入;忧虑忍力未能坚固,不能在三界险难处度脱众生;忧虑尽此业报之身,未能永断生死,截断神识的轮回;忧虑既然还得受来生的果报,舍此身受他身,前路茫茫,不知向何处去;那么,摒弃净土而不往生,其损失就不是细小了。这个净土法门看似浅显实则深奥,看似浅近实则邃远,看似艰难实则容易,看似容易而又艰难,他日你自会明白其中的奥妙。
尽形修习,造极为则心行处灭是诸佛常住真心,心行处有是众生生死业心,其间不容丝发。若汝等能绵密加工,使此心无些子空隙,方得几分相应。莫略做半年十月,便谓我能苦心修道。不知正障道处,切宜慎之。又,功夫虽加,若未到铜山铁壁推不倒、移不动处,犹未是打成一片。切莫见些影响,便即歇手。是为半途而废,必至弃其前功,毫无所益。此又学道人大病,不可不知。要知佛法如大海,转入转深,断非小小知见之所能尽。应尽形修习,造极为则,切莫作容易想。——觉明妙行菩萨《西方确指》【译文】心之行处寂灭即是诸佛常住真如妙心,心之行处生有就是众生的生死轮转的业心,这二者之间容不得丝毫的间隔。若汝等能够绵密用功念佛,使这心念不存留一点点空隙,才能获得几分相应的功夫。千万不要稍微做了半年十个月的修行,便自炫我能苦心修道。不知道这矜夸心正是道业的障碍,千万要谨慎。另外,功夫虽有增进,但若念佛未念到铜山铁壁推不倒、移不动的地步,还不是功夫打成一片。切切不要修行见些浮光掠影,便歇手不再加功用道,如果这样就叫做半途而废,必定会导致前功尽弃,而最终得不到丝毫利益。这又是学道人的大病,不可不知。要知道佛法犹如大海,越进入就越觉得深邃,决不是小小知见所能穷尽其边际的。应当尽形寿修习念佛法门,以达到登峰造极为准则,千万不可将这念佛法门作容易想。
以佛知见为知见夫见道而后修道,修道而后证道,此千圣同途,千古不易之定论也。然见道岂易言哉!若依教乘,必大开圆解,若依宗门,必直透重关,然后得论修道。否则便为盲修瞎练,不免撞墙磕壁,堕坑落堑矣。唯净土一门则不然。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,有世界名曰极乐,其土有佛,号阿弥陀,今现在说法,但发愿持名,即得往生。此乃佛心佛眼,亲知亲见之境界,非彼三乘贤圣所能知见也。但当深信佛言,依此而发愿持名,即是以佛知见为知见,不必别求悟门也。 ——彻悟《彻悟禅师语录》【译文】由见道(明心见性)而后修道(三学六度等),由修道而后证道(悟证实相),这是千圣修因证果的相同之路,千古不会改易的定论。然见道岂是容易之事!若依照教乘而论,必须大开圆解,若从禅宗来论,也当直透重关,至此才有资格谈论修道。除此之外便为盲修瞎练,不可避免地会撞墙碰壁,堕入坎坷,跌落深坑。唯有净土这一法门不是这样。从这个娑婆世界向西方,经过十万亿佛刹,有世界名叫极乐,其国土有一尊佛,号阿弥陀,现今正在讲经说法,只要深信切愿执持名号,就能蒙佛力加持,往生彼土。这是诸佛以实相心智慧眼,亲知亲见的境界,不是三乘贤圣(声闻、缘觉、菩萨)所能知见的深妙境界。只要深信佛语诚言,遵依佛教,信愿持名,即是以佛的知见为自己的知见,不必另外去求开悟之门。
生则决定生,去则实不去师尝修净土,勤以励人。室中问学者云:若言舍秽取净,厌此欣彼,则是取舍之情,众生妄想;若言无净土,则违佛语。修净土者当如何修?众无语。复自答云:生则决定生,去则实不去。又云:譬如雁过长空,影沉寒水,雁绝遗踪之意,水无留影之心。 ——义怀 引自《角虎集》【译文】(天衣义怀)禅师悟道之后,恒常修持净土法门,且每每以此策励学人。一次,在室内问诸参学弟子说:“如果说舍离污秽,欣取清净,厌离此界,欣求彼土,则是有了分别取舍的情见,属于众生的妄想;但如果说无净土可生,则又违佛语。如此,则修持净土法门者应该如何修呢?”大众无言以对。过了一会儿,禅师自己答道:“生则决定生,去则实不去。”禅师又自答:“就好像大雁掠过长空,影子沉入寒潭,大雁绝无留下踪迹的作意,潭水也没有留住大雁影子的想法。”【撰者】义怀(993-1064),宋僧。汲水折担大悟。作偈呈重显禅师,得印可,提倡禅净双修,有《通明集》盛行于世。【按】生则决定生,乃从事相上说,由众生灭心而建立;去则实不去,乃从理体上说,真如妙性本无去来。理事圆融,真俗不二,方为净土正见。
一心不乱即禅又,此一心即达摩(1)直指之禅故。寻常说禅者讳净土,今谓达摩说禅,直指灵知之自性也。此理一心(2),正灵知自性故。门庭施设不同,而所证无两心也。善哉,中峰(3)之言曰:禅者,净土之禅;净土者,禅之净土也。有味乎言之也。 ——莲池《弥陀疏钞》【注释】(1)达摩:全名菩提达摩,印度人。古印禅宗第二十八祖,梁武帝时泛海到达我国,因与武帝话不投机,遂渡江入魏,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。后传法于慧可。中国禅宗之始祖。(2)理一心:莲池大师将“一心不乱”之一心判例为事一心和理一心,云:“理一心者,获自本心,故名一心。此纯理观,不专事相,观力成就,名理一心。属慧门摄,兼得定故。” (3)中峰:元朝钱塘人,名明本,号中峰。由天目山高峰妙
和尚处大悟彻底,说法无碍,著书若干。【译文】又,这个一心不乱即达摩祖师西来所传直指人心、见性成佛之禅。一般的参禅者都忌讳净土法门,现在提及达摩祖师所传之禅,乃直指无念灵知的自性。而念佛达到理一心不乱,正是离念灵知的自性。禅净两宗修行理路方法不同,而所证的并没有两种心性。善哉,中峰禅师的开示:“禅者,净土之禅,净土者,禅之净土。”当细细体会这句话中的意味啊。
禅净修证之差异禅与净土,理本无二;若论事修,其相天殊。禅非彻悟彻证,不能超出生死。所以五祖戒又作东坡,草堂青复为鲁公,古今宗师,彻悟而未彻证者,类多如此。良由惟仗自力,不求佛加,丝毫惑业不尽,生死决不能出。净土则具信愿行三,便可带业往生。一得往生,则永出生死。悟证者顿登补处,未悟者亦证阿鞞。所以华藏海会,悉愿往生;宗教知识,同生净土。良由全仗佛力,兼自恳心,故得感应道交,由是速成正觉。——印光《印光法师文钞》【译文】禅与净土,从理上说,本来无二无别;若论事修,其相状却有天壤之别。禅宗不到彻悟彻证的地步,就不能超出生死。所以五祖师戒禅师转生而为苏东坡,草堂青和尚转世而为曾鲁公,古往今来的禅门宗师,彻悟而没有彻证的,大多属于这一类。这是由于只仗自力,不求佛力加持的缘故。如果有丝毫的惑业还没有断尽,决定不能超出生死。净土则只要具备信愿行三资粮,便可以带业往生。一得往生,就永远超出生死轮回。悟证者顿登一生补处位,未悟者也可证入不退转位。所以华藏海会诸法身大士,全都发愿往生;宗门教下诸大祖师善知识,同愿往生净土。这是由于全仗佛力加持,加上自己的诚恳心,所以能够感应道交,由此迅速成就无上正觉。
禅净、有无之辨问:何名禅净及与有无?请垂明诲。答:禅者,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,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。宗门语不说破,令人参而自得,故其言如此。实即无能无所、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、纯真心体也(离念灵知者,了无念虑而洞悉前境也);净土者,即信愿持名,求生西方,非偏指唯心净土,自性弥陀也。有禅者,即参究力极,念寂情亡,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,明心见性也;有净土者,即真实发菩提心,生信发愿,持佛名号,求生西方也。禅与净土,唯约教约理;有禅有净土,乃约机约修。教理则恒然如是,佛不能增,凡不能减;机修须依教起行,行极证理,使其实有诸己也。二者文虽相似,实大不同,须细参详,不可儱侗。倘参禅未悟,或悟而未彻,皆不得名为有禅。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,或有信愿而不真切,悠悠泛泛,敷衍
故事,或行虽精进,心恋尘境,或求来生生富贵家,享五欲乐,或求生天,受天福乐,或求来生,出家为僧,一闻千悟,得大总持,宏扬法道,普利众生者,皆不得名为有净土矣。——印光《净土决疑论》【译文】问:什么叫做“禅”和“净”以及什么叫“有禅有净土”和“无禅无净土”?请您垂慈明白地教诲我。答:所谓“禅”,就是我们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,宗门中所谓的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。宗门中的话不直接说破,让学人参究而自己悟得,所以其言就是如此。其实就是无能无所、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、纯真心体(所谓离念灵知,是指完全没有分别思虑,而又极为洞见现前的境界);所谓“净土”,就是真信切愿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,求生西方
极乐世界,不是偏指理体的唯心净土、自性弥陀。所谓“有禅”,就是参究的功力到了极点,分别念虑寂灭而情执消亡,彻底见到自己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,明心见性;所谓“有净土”,就是真实地发出成佛度众生的菩提心,生起信心,发起誓愿,执持阿弥陀佛名号,求生西方
极乐世界。“禅”与“净土”,只是就经教就理体而言;“有禅”与“有净土”,乃是就众生的根机与修行而言。经教和理体恒常如此,即使是佛陀也不能令其增加,凡夫也不能令其减少。众生的根机和修行必须依经教发起而行,修行到了极致便可证得理体,自己确实有所悟证。“禅净”、“有禅有净”二者的文字虽然相似,实质内涵却是大不相同,必须仔细地参究审察,不可笼统模糊。倘若参禅而没有开悟,或者虽然开悟了却没有透彻,都不能叫做“有禅”。倘若念佛偏执唯心净土而没有信愿,或者有信愿而不真实恳切,悠悠泛泛,像应付敷衍惯习之事一样,或者修行虽然精进,可是心中贪恋尘俗境界,或者求来世生在富贵人家,享受五欲的快乐,或者求生在天界,享受天人的福报,或者求来生出家为僧,一听闻到佛法就能获得千般开悟,得到佛法的大总持,宏扬佛法正道,普遍利益一切众生等等,都不能叫做“有净土”。【按】此段乃是对永明大师禅净四料简,中重要概念的辩析。印祖极为推崇四料简。赞云:四料简乃是一大藏教的纲要宗旨,净业行人的明镜准绳,历代祖师大德亦有相似的赞叹,可谓同一鼻孔出气,婆心苦口,吾人必当信受奉行。
无禅有净土无禅有净土,万修万人去,若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者:其人虽未明心见性,却复决志求生西方。以佛于往劫,发大誓愿,摄受众生,如母忆子,众生果能如子忆母,志诚念佛,则感应道交,即蒙摄受。力修定慧者,固得往生;即五逆十恶,临终苦逼,发大惭愧,称念佛名,或至十声,或止一声,直下命终,亦皆蒙佛化身,接引往生,非万修万人去乎?然此虽念佛无几,以极其猛烈,故能获此巨益,不得以泛泛悠悠者,校量其多少也。既生西方,见佛闻法,虽有迟速不同,然已高预圣流,永不退转。随其根性浅深,或渐或顿,证诸果位。既得证果,则开悟不待言矣。所谓若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也。——印光《净土决疑论》【译文】(永明祖师)所谓“无禅有净土,万修万人去。若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”,意思是:其人虽没有明心见性,却坚决立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因为阿弥陀佛在无央数劫前,曾发过广大的誓愿,摄受众生往生净土,就如同慈母忆念儿子一样。众生果真能如同浪子忆念母亲,恭敬虔诚地忆念阿弥陀佛,那么必定可以感应道交,即可蒙阿弥陀佛摄受。努力修行
禅定智慧的,固然可以往生西方净土;即使是曾经造作五逆十恶的人,在临命终时,被痛苦所逼迫,而发起大惭愧心,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,或者达到十声,或者只有一声,当下生命结束,也都蒙阿弥陀佛的化身接引往生净土,这不是“万修万人去”吗?然而这种人虽然念佛没有几句,却因为他的心力极其猛烈,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利益,不得用那种泛泛悠悠修持的人,来与之比较念佛数量、功德的多少。这类恶人往生西方净土后,见到阿弥陀佛,听闻佛法,虽然有缓慢和迅速的不同,但是他们已经高登净土而进入圣者的行列,永远不会退转,随着他们根性的浅深,或者渐次或者顿时证得各种果位。证得各种果位后,那么开悟就不用说了。这就是所说的“若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”。
有禅无净土有禅无净土,十人九蹉路,阴境若现前,瞥尔随他去者:其人虽彻悟禅宗,明心见性,而见思烦恼,不易断除。直须历缘煅炼,令其净尽无余,则分段生死,方可出离。一毫未断者,姑勿论。即断至一毫未能净尽,六道轮回依旧难逃。生死海深,菩提路远,尚未归家,即便命终。大悟之人,十人之中,九人如是,故曰十人九蹉路。蹉者,蹉跎,即俗所谓担阁也。阴境者,中阴身境,即临命终时,现生及历劫善恶业力所现之境。此境一现,眨眼之间,随其最猛烈之善恶业力,便去受生于善恶道中,一毫不能自作主宰。如人负债,强者先牵;心绪多端,重处偏坠。五祖戒再为东坡,草堂清复作鲁公,此犹其上焉者。故曰阴境若现前,瞥尔随他去也。阴,音义与荫同,盖覆也。谓由此业力,盖覆真性,不能显现也。瞥,音撇,眨眼也。有以蹉为错,以阴境为五阴魔境者,总因不识禅及有字,故致有此胡说巴道也。岂有大彻大悟者,十有九人,错走路头,即随五阴魔境而去,著魔发狂也!夫著魔发狂,乃不知教理,不明自心,盲修瞎炼之增上慢种耳。何不识好歹,以加于大彻大悟之人乎?所关甚大,不可不辩。——印光《净土决疑论》【译文】(永明祖师)所谓“有禅无净土,十人九蹉路。阴境若现前,瞥尔随他去”,意思是:其人虽然彻悟禅的宗旨,明心见性,而见惑思惑烦恼却并不容易断除。必须经历种种境缘加以锻炼,令其见思烦恼断除得干干净净,没有丝毫余留,那么三界的分段生死,才能够出离。见惑思惑烦恼一毫都没有断除的,姑且不论。就是断除烦愁到只剩下一毫还没有断尽的,六道轮回依旧难以逃避。生死的大海极为深广,菩提的道路极为遥远,还没有回归解脱之家,生命就终结了。大彻大悟的人,十个人当中,有九个人是如此,所以说“十人九蹉路”。“蹉”的意思是蹉跎,就是世俗所说的“担搁”。“阴境”是指中阴身的境界,就是在临命终时,现生以及历劫以来,种种善恶业力所显现的境界。这个境界一现前,眨眼之间,随着最猛烈的善恶业力,便到善恶道中去受生,一丝一毫也不能由自己主宰。如同人们欠债一样,必定被最强的债主先拉去偿还;心念千头万绪,哪一个心念最重就首先坠落在哪里。五祖师戒禅师再投生而为苏东坡,草堂清禅师再投生而作曾鲁公,这些还是其中结局比较好的。所以说“阴境若现前,瞥尔随他去”。“阴”,读音和含义与“荫”字相同,覆盖的意思。是说由于此善恶业力,盖覆了真如自性,使其不能显现。“瞥”音“撇”,是“眨眼”的意思。有人把“蹉”字当作“错”字,把“阴境”当作是“五阴魔界”(色受想行识中五十种阴魔),总是因为不懂得“禅”和“有禅”二者的含义,因此导致有如此的胡说八道。岂有大彻大悟的人,十个人中有九个人错走了修行的路头,就随着五阴魔界而去,著魔发狂呢?著魔发狂,乃是不懂得教理,不明白自心本性,而盲修瞎炼的增上慢种性的人。为何不知好歹,而将著魔发狂之事,加在大彻大悟的人身上呢?这个关系很大,不可不辩说清楚。
迷津宝筏,险道导师夫一切法门,专仗自力;净土法门,专仗佛力。一切法门,惑业净尽,方了生死;净土法门,带业往生,即预圣流。永明大师,恐世不知,故特料简,以示将来,可谓迷津宝筏,险道导师。惜举世之人,颟顸读过,不加研穷,其众生同分恶业之所感者欤? ——印光《净土决疑论》【译文】一切法门,专门仰仗自力;净土法门,专门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。一切法门,要贪瞋痴烦恼及由此引起的善恶业种断除干净,才能够了脱生死;净土法门,只要带业往生西方净土,就能进入圣人的行列。永明大师恐怕世人不知道这种情况,因此特别标举禅净四料简,用以垂示给将来的众生,可以说是迷津中的救生宝筏,险道上的指路导师。只可惜整个世上的人,都是漫不经心地读过去,而不加以研讨穷究,这大概是众生共同的恶业所招感的结果吧?【按】印祖于《净土决疑论》中反复申述永明大师禅净四料简的义蕴,俾令我等众生死尽偷心,珍重此念佛往生净土一门。庶几了生死成佛道有望。勉旃!勉旃!
念佛即是无上深妙禅求无上菩提者,应修念佛禅三昧。偈云:若人称念阿弥陀,号曰无上深妙禅。至心想像见佛时,即是不生不灭法。——《大集经》【译文】求无上菩提的行者,应当修习念佛禅三昧。偈语说:倘若有人称念阿弥陀佛,这就号为无上甚深微妙禅。至心观想佛像见到佛身时,此佛身即是不生不灭之法身。
不离秽土而生净土又以愿门广大,贵在知先;观法深玄,尤应守约。知先则务生彼国,守约则惟事持名。举其名兮,兼众德而俱备;专乎持也,统百行以无遗。从兹而万虑咸休,究极乎一心不乱。乃知匪离跬步,宝池涌四色之华;不出户庭,金地绕七重之树。处处弥陀说法,时时莲蕊化生。珍禽与庶鸟(1)偕音,琼院(2)共茆堂(3)并彩。盖由念空真念,生入无生。念佛即是念心,生彼不离生此。心佛众生一体,中流两岸不居。故谓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。——莲池《阿弥陀经疏钞》【注释】(1)庶鸟:一般的鸟。 (2)琼院:精美的庭院。 (8)茆堂:茅草堂。【译文】又由于阿弥陀佛的愿门广大,所以贵在了知首先应办何种大事;观想念佛法门的深妙幽玄,尤其应当抉择简约的方法。了知首先应办的大事,便是务必往生极乐世界;抉择简易的方法,就会专一持名念佛。举扬佛名,阿弥陀佛的万德就无不兼备;专一持念,就能统摄菩萨众行而无遗漏。从今以后休止纷繁思虑,精进念佛直至一心不乱。这时乃了知,不离半步,七宝池中涌出青黄赤白四色莲华;不出所居的庭院,黄金地上环绕七重行树。处处都是阿弥陀佛演说妙法,时时都有九品莲蕊化生。彼土珍鸟与此土众鸟同鸣法音,极乐的精美的殿庭与娑婆粗陋的草堂齐放光彩。这种境界是由于念佛念到极处,能所不二,即念即佛,从有生契入无生。念佛即是念心,往生西方实则不离生于此土。心、佛、众生本来平等一体,业海中流以及娑婆此岸与西方彼岸,一概不住。到此境界即可称为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。
参禅念佛,相辅相成古谓参禅不碍念佛,念佛不碍参禅,又云不许互相兼带。然亦有禅兼净土者,如圆照本、真歇了、永明寿、黄龙新、慈受深等诸师,皆禅门大宗匠,而留心净土,不碍其禅。故知参禅人虽念念究自本心,而不妨发愿,愿命终时,往生极乐。所以者何?参禅虽得个悟处,倘未能如诸佛住常寂光,又未能如阿罗汉不受后有,则尽此报身,必有生处。与其生人世而亲近明师,孰若生莲华而亲近弥陀之为胜乎?然则念佛不惟不碍参禅,实有益于参禅也。——莲池《竹窗随笔》【译文】古德曾说参禅不妨碍念佛,念佛不妨碍参禅,又说不允许互相兼带修持。然而也有参禅兼修净土的人,例如圆照本、真歇了、永明寿、黄龙新、慈受深等诸位禅师,都是禅门大宗匠,而念佛栖心净土,并未妨碍其禅修。由此可知,参禅人虽然念念参究自己的本心,而并不妨碍发愿,愿临命终时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为什么要发愿往生呢?参禅虽然得到开悟,倘若不能如同诸佛一样断尽烦惑习气,安住常寂光土,又不能像阿罗汉那样断见思惑不再受后身,那么,这个业报身命终,必定又将随业投生。与其生在人世间而亲近明师,怎么能比得上莲华化生亲近阿弥陀佛为殊胜呢?可见,念佛不仅不妨碍参禅,实在有益于参禅。
念佛比参禅直截痛快《观经》是心作佛、是心是佛二语,较之禅宗直指人心、见性成佛,尤为直截痛快。何也?以见性难而作佛易故。何为见性?离心意识,灵光迸露,始为见性,故难。何为作佛?持佛名号,观佛依正,即为作佛,故易。经云:汝等心想佛时,是心即是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。岂非以想念于佛,即为作佛耶?夫成佛、是佛,理无二致。而见性、作佛,难易相悬若是,岂非念佛较之参禅,尤为直截痛快也哉?——彻悟《彻悟禅师语录》【译文】《观无量寿经》中的“是心作佛、是心是佛”这两句话,比起禅宗的“直指人心、见性成佛”更为直接了当,痛快淋漓。为什么呢?因为见性困难而作佛容易。什么叫见性呢?离开心意识,内在的灵光迸露,才可叫见性,所以很困难。什么叫作佛呢?持念阿弥陀佛名号,观想阿弥陀佛的正报(佛的相好光明)与依报(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功德),这就叫作佛,所以很容易。观经说:“汝等心里忆佛念佛时,这能忆佛念佛的心即是三十二相,八十种随形好。”这岂不是由于忆佛念佛,就是作佛吗?见性成佛与是心是佛,在道理上没有两样。然而,见性之难与作佛之易,二者的差别却悬殊很大,这不正说明念佛比参禅更为直截痛快吗?
念佛可以开发智慧问:今一意念佛,能发慧否?答:看教如读医书,心地用功如服药,先明教自是正理。学道人贵在审辨邪正、大小、偏圆而已。无暇遍览,可只看《楞严》。既修净土,其净土诸书,俱要看过,却放下文字一心念佛。所云慧者,通晓经教,善演说而空谈诸口,无得于心者,狂慧也;真参实悟,乃名正慧。明教后,一心念佛,当发此慧。——莲池《莲池遗稿》【译文】问:如今一心一意念佛,能否开发智慧?答:看经教如读医书,心地用功如服药,首先弄明白教义自是正理。学道人贵在审辨邪正、大小、偏圆而已。没有闲暇遍览经书,可以只读《楞严经》。既然修持净土,净土各种经论,都要看过,然后放下文字,一心念佛。所说的智慧是什么呢?那种通晓经教,善于演说,空谈玄妙,而心无证悟的,属于狂慧;而真参实悟的,才可称为正慧。明白经教义理后,应当一心念佛,便可开发这种智慧。
念佛以净想转染想今果能以妄想心转为念佛,则念念断烦恼。若念念能断烦恼,则是念念出生死。果能以念佛之一念不移,一心不乱,比参禅更有下落。总之,惟在一念真切耳。但参禅定要死尽世心,不容一念妄想。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,以想除想,乃转换之法,就吾人根器易为耳。——憨山《憨山老人梦游集》【译文】如今果真能以妄想心转而念佛,则念念可以断烦恼。若念念能断烦恼,就是念念出离生死。果能以念佛的一念坚固不移,一心不乱,这比参禅更有下落。总之,念佛贵在一念真实恳切。但参禅却一定要灰心灭智,不容存有一念妄想。念佛则是以清净之想替代染污之想,以想除想,乃是转换意念的方法,这对我们的根器来说,是比较容易下手行持的。
念佛普摄无量法门洞下一宗(1),皆务密修,其故何也?良以念佛法门,径路修行,正按大藏,接上上根器,傍引中下之机。又云:宗门大匠,已悟不空不有之法,秉志孜孜于净业者,得非净业之见佛,尤简易于宗门乎?又云:乃佛乃祖,在教在禅,皆修净业,同归一源。入得此门,无量法门,悉皆能入。 ——清了 引自《角虎集》【撰者】清了(1090-1151),宋僧。字真歇,年十八,试从法华经得度,参禅悟旨,历主诸禅宗名刹,有《真歇清了禅师语录》流通于世。【注释】(1)洞下一宗:即曹洞宗,乃禅宗五家之一。【译文】曹洞宗的行人,虽然都以参禅为主,但无不密修念佛往生净土法门,原因何在?由于念佛法门,乃捷径修行法门,正按大藏经所诠的判教,净土法门接引上上根机者,兼带接引中下根机的众生。又说:禅门的泰斗龙象,已悟非空非有的心法,仍专志精勤修持净土法门,不正是证明念佛往生华开见佛,尤其简便易行,超胜于禅宗?又说:三世诸佛,历代祖师,宗门教下诸行者,无不修持净业,同归心性本源。能入念佛一门,则无量法门全都能摄入。
两镜交光,相含互照原此一念,本是法界。从缘而起,缘无自性,全体法界,故得横遍十方,竖穷三际,离过绝非,不可思议。法尔具此威神,法尔具此功用。今以此念,念于西方阿弥陀佛,求生极乐净土。正当念时,西方依正,在我心中;而我此心,已在西方依正之内。如两镜交光,相含互照,此横遍十方之相也。若约竖穷三际,则念佛时,即见佛时,亦即成佛时;求生时,即往生时,亦即度生时。三际同时,更无前后。帝网珠光,难齐全体;南柯梦事(1),略类一斑。此理悟之最难,信之最易。但能直下承当,终必全身受用。可谓参学事毕,所作已办矣。 ——彻悟《彻悟禅师语录》【注释】(1)南柯梦事:事见唐人李公佐小说《南柯太守传》。侠士淳于棼醉酒梦游大槐安国,被招为驸马,任南柯太守,尽享荣华。因遭外敌入侵,兵败,加之公主病死,辞职回京。后交结豪贵,威信日涨,为国王所忌,遂限其自由,继而遣令归家。入家而梦醒。梦境历二十余年。后与友人寻梦中国度,乃庭院槐树下之蚁穴耳。喻虚幻非实之事境。【译文】推原此现前一念,本是一真法界。从种种因缘和合而起,缘生之法自性本空,全体乃即法界,所以现前一念能在空间上横遍十方,时间上竖穷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际,离四句,绝百非,不可思议。此一念心,法尔自然地具足如此威力神通,法尔自然地具足此功德妙用。现在就以这一念来称念西方阿弥陀佛,求生极乐净土。正当念佛之时,西方净土的依正功德庄严,便在我心中;而我此念佛的心,也已在西方净土依正庄严之内。这正如两面镜子相对,其镜光相互含摄与映照,这是心性周遍十方的相状。若从时间上竖穷三际来论,则念佛时,即见佛时,亦即成佛时;一念求往生时,即往生净土时,亦即度脱众生时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际同时,更无前后的分别。以因陀罗网宝珠光明互映来譬
喻,也难以述说其全体的神妙;南柯太守荣华得失之梦事,也大略类似一星半点。这种奇妙从理上彻悟最难,但从信心契入则最为容易。只要能够直下承当此事,最终必定全身获得受用。如此才能够称得上参学事毕,所作的净业已然成办。
附录1:临终三大要世间最可惨者,莫甚于死,而且举世之人,无一能幸免者。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,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。实则死之一字,原是假名,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,故舍此身躯,复受别种身躯耳。不知佛法者,直是无法可设,只可任彼随业流转。今既得闻如来普度众生之净土法门,固当信愿念佛,预备往生资粮,以期免生死轮回之幻苦,证涅槃常住之真乐。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,若得重病,势难痊愈者,宜发孝顺慈悲之心,劝彼念佛求生西方,并为助念,俾病者由此死已,即生净土,其为利益,何能名焉。今列三要,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。语虽鄙俚,意本
佛经,遇此因缘,悉举行焉。言三要者,第一,善巧开导安慰,令生正信;第二,大家换班念佛,以助净念;第三,切戒搬动哭泣,以防误事。果能依此三法以行,决定可以消除宿业,增长净因,蒙佛接引,往生西方。一得住生,则超凡入圣,了生脱死,渐渐进修,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。如此利益,全仗眷属助念之力。能如是行,于父母,则为真孝;于兄弟、姊妹,则为真弟;于儿女,则为真慈;于朋友、于平人,则为真义真惠。以此培自己之净因,启同人之信向,久而久之,何难相习成风乎哉!今为一一条陈,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耳。第一,善巧开导安慰,令生正信者:切劝病人,放下一切,一心念佛。如有应交代事,速令交代。交代后,便置之度外,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,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,皆为障碍,致受祸害,以故不应生一念系恋之心。须知自己一念真性,本无有死。所言死者,乃舍此身而又受别种之身耳。若不念佛,则随善恶业力,复受生于善恶道中(善道即人、天,恶道即畜生、饿鬼、地狱。修罗则亦名善道,亦名恶道,以彼修因感果,均皆善恶夹杂故也)。若当临命终时,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,以此志诚念佛之心,必定感佛大发慈悲,亲垂接引,令得往生。且莫疑我系业力凡夫,何能以少时念佛,便可出离生死,往生西方。当知佛大慈悲,即十恶五逆之极重罪人,临终地狱之相已现,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,或念十声,或止一声,亦得蒙佛接引,往生西方。此种人念此几句,尚得往生,又何得以业力重,念佛数少,而生疑乎?须知吾人本具真性,与佛无二,但以惑业深重,不得受用。今既归命于佛,如子就父,乃是还我本有家乡,岂是分外之事。又,佛昔发愿:若有众生,闻我名号,志心信乐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。以故一切众生,临终发志诚心,念佛求生西方者,无一不垂慈接引也。千万不可怀疑,怀疑即是自误,其祸非小。况离此苦世界,生彼乐世界,是至极快意之事,当生欢喜心。千万不可怕死,怕死则仍不能不死,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。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,佛虽具大慈悲,亦无奈不依佛教之众生何。阿弥陀佛万德洪名,如大冶洪炉;吾人多生罪业,如空中片雪。业力凡夫,由念佛故,业便消灭。如片雪近于洪炉,即便了不可得。又况业力既消,所有善根,自然增长殊胜,又何可疑其不得生与佛不来接引乎?如此委曲宛转开导安慰,病人自可生正信心。此系为病人所开导者。至于自己所应尽孝致诚者,亦唯在此。切不可随顺俗情,求神问医。大命将尽,鬼神医药,岂能令其不死乎?既役情于此种无益之事,则于念佛一事,便纷其诚恳,而莫由感通矣。许多人于父母临终,不惜资财,请许多医生来看,此名卖孝,欲世人称我于父母为能尽孝。不知其天地鬼神,实鉴其心。故凡于父母丧葬等事过于张罗者,不有天灾,必有人祸。为人子者,宜注重于亲之神识得所,彼世俗所称颂,固不值明眼人一哂,况极意邀求,以实罹不孝之大咎乎?第二,大家换班念佛,以助净念者:前已开导病人,令生正信,然彼病人心力孱弱,勿道平素绝不念佛之人,不易相继长念,即向来以念佛为事者,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,方能得力。以故家中眷属,同应发孝顺慈悲之心,为其助念佛号。若病尚未至将终,当分班念。应分三班,每班限定几人。头班出声念,二三班默持。念一点钟,二班接念,头班、三班默持。若有小事,当于默持时办,值班时,断断不可走去。二班念毕,三班接念,终而复始。念一点钟,歇两点钟,纵经昼夜,亦不甚辛苦。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,亦得人助念之报。且莫说是为父母尽孝应如是,即为平人,亦培自己福田,长自己善根,实为自利之道,不徒为人而已。成就一人往生净土,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,此等功德,何可思议。三班相续,佛声不断。病人力能念,则随之小声念,不能念,则摄耳谛听,心无二念,自可与佛相应矣。念佛声不可太高,高则伤气,难以持久;亦不可太低,以致病人听不明白。不可太快,亦不可太慢。太快则病人不能随,即听亦难明了;太慢则气接不上,亦难得益。须不高不低,不缓不急,字字分明,句句清楚。令病者字字句句,入耳经心,斯易得力。念佛法器,唯用引磬,其他一切,概不宜用。引磬声清,听之令人心地清净。木鱼声浊,故不宜用于临终助念。又宜念四字佛号。初起时,念几句六字,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,不念南无,以字少易念。病人或随之念,或摄心听,皆省心力。家中眷属如此念,外请善友亦如此念,人多人少均如此念。不可一起念,歇歇又念,致令病人佛念间断。若值饭时,当换班吃,勿断佛声。若病人将欲断气,宜三班同念。直至气断以后,又复分班念三点钟,然后歇气,以便料理安置等事。当念佛时,不得令亲友来病人前问讯谕慰。既感情来看,当随念佛若干时,是为真实情爱,有益于病人。若用世间俗情,直是推人下海,其情虽可感,其事甚可痛。全在主事者明道理,预令人说之,免致有碍面情,及贻害病人,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。第三,切戒搬动哭泣,以防误事者:病人将终之时,正是凡圣、人鬼分判之际,一发千钧,要紧之极。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,断断不可洗澡、换衣或移寝处。任彼如何坐卧,只可顺彼之势,不可稍有移动;亦不可对之生悲感相,或至哭泣。以此时身不自主,一动则手足身体,均受拗折扭挒之痛,痛则瞋心生而佛念息。随瞋心去,多堕毒类,可怖之至。若见悲痛哭泣,则情爱心生,佛念便息矣。随情爱心去,以致生生世世,不得解脱。此时所最得益者,莫过于一心念佛;所最贻害者,莫过于妄动哭泣。若或妄动哭泣,致生瞋恨及情爱心,则欲生西方,万无有一矣。又,人之将死,热气自下至上者,为超升相;自上至下者,为堕落相。故有顶圣眼天生,人心饿鬼腹,畜生膝盖离,地狱脚板出之说。然果大家至诚助念,自可直下往生西方,切不可屡屡探之,以致神识未离,因此或有刺激,心生烦痛,致不得往生。此之罪过,实为无量无边。愿诸亲友,各各恳切念佛,不须探彼热气,后冷于何处也。为人子者,于此留心,乃为真孝。若依世间种种俗情,即是不惜推亲以下苦海,为邀一般无知无识者,群相称赞其能尽孝也。此孝与罗刹女之爱正同。经云:罗刹女食人,曰:我爱汝,故食汝。彼无知之人之行孝也,令亲失乐而得苦,岂不与罗刹女之爱人相同乎?吾作此语,非不近人情,欲人各于实际上讲求,必期亡者往生,存者得福,以遂孝子贤孙亲爱之一片血诚,不觉其言之有似激烈也。真爱亲者,必能谅之。顶圣眼天生等者,谓人气已断,通身冷透,唯头顶独热者,则必超凡入圣,了生脱死也;眼天生者,若眼及额颅处独热,则生天道;心处独热,则生人道;肚腹独热,则生饿鬼道;膝盖独热,则生畜生道;脚板独热,则生地狱道。此由人在生时,所造善恶二业,至此感现如是,非可以势力假为也。是时若病人能志诚念佛,再加眷属善友助念之力,决定可以带业往生,超凡入圣耳。不须专事探试征验,以致误事也。至嘱至祷!——印光《印光法师文钞》【按】临终助念,关涉往生之大事,吾人当谨遵印祖开导而行。仔细周全,竭尽全力,帮助一众生往生即成就一众生成佛,可不勉哉!附录2未定
后记法不孤起,仗缘乃生。忆昔十五年前(1993年),应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约稿,用一年时间,完成三十八万字的《净宗
法语大观》,于1994年出版问世。2001年8月,余披剃出家,在支提山华严寺方便掩关时,广东方思圻
居士欲将《净宗
法语大观》教内印行流通,余回答拟予修订交付流通。讵料业风吹荡,2003年9月,受恩师上传下印大和尚的委托,来到东林寺接手管理寺务与东林大佛建造工作,便无暇料理这部书稿了。期间方居士亦曾电话催问过几次,余都支吾稍等稍等。直至2005年底,方居士来了一个“最后通牒”,云:“我已等了三年了,我们准备按《大观》原版印刷了。”余听了,一则感到食言的惭愧,二则深知在1993年辑译的书稿,无论在法语选择上还是在译文的准确上,悉有诸多缺憾,便下定决心,推辞一切事务,专心修订《大观》书稿,经过一个来月的努力,终于在2005年除夕日完稿。这是第二版修订的情形。又到2008年4月,又有北京一佛教机构拟将本书印行,饶益更多的众生。于是本人又忙中偷闲,对第二版予以校对、完善,尤其增加按语的分量,以自己微浅的对佛言祖语的一隙之光,提供给读者。或有助于净业初机同修的领解。如此这次流通的《大观》,可以说是第三次修订了。《大观》的目的,乃是帮助净业行人正确理解佛言祖语,增上信愿行。为此,本书主要突出三个特点:其一,纯正:入选的法语悉为佛言祖语,《佛说无量寿经》文句悉以五种原译本为准,用以帮助净业行人建立正知正信。其二,实用:针对现代净业行人的根机好乐,提供具有指导作用的法语,间或以按语的形式加以点式。其三,简洁:摒去大而全的思路,对众多的佛言祖语,精益求精,这样便由原书的第一版三十八万字减少到现在的二十余万字。配上相关的插图,给大家提从一个图文并茂、雅俗共赏的文本。对本书的修订,令我再次沐浴于佛祖的文字般若之海,庆幸欢喜。同时,亦诚惶诚恐,深感佛言祖语义理幽深,自已学力智慧有限,错缪遗漏之处,尚祈十方大德慈悲指正,庶令本书逐步完善。愿共诸净业同仁,共沾法味,同登极乐。衷心感谢上传下印恩师与王新教授赐序。衷心感谢参与本书修订、打印、插图、校对与流通的德亮法师,徐冉、朱光明、陈伟、许浩、陈亚男、宋和平、曲俊雅和王龙等居士的通力帮助,这些法师与居士发菩萨心,作如来使,劝进行者,续佛慧命,功德无量。最后伏冀与本《大观》或参与或阅读的同仁,共植净因,同登极乐。南无阿弥陀佛!岁次己丑正月吉日东林沙门释
大安和南谨识回向文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萨心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