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门品感应网

关于汉传佛教建设的思考——济群法师

发布时间:2019-11-12 09:56:53作者:普门品感应网

在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的今天,如何使之发扬光大,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,对教义的解读发掘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佛教自身的健康发展。就教界现状来看,的确取得了许多喜人成绩,但问题也不容忽视,主要表现为三方面:一是大众修学无序,二是僧团管理混乱,三是弘法布教薄弱。

值得关注的是,这并非一寺一时的个别现象,而是教界普遍存在的问题。因而,有必要对教育、管理、弘法所依托的基础进行考察,对现行的佛法修学体系进行考察,这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。如果没有一套契理契机且操作性极强的修学体系为纲领,影响大众学修自不待言,佛教教育、僧团管理和弘法布教同样会存在缺陷。原因在于,教育、管理、弘法都离不开修学体系这一根本,同时,它们又是为修学服务的,若对修学体系模糊不清,势必影响佛教的健康发展。

但仅有修学体系还不够,因为佛教发展涉及的是整体而非个体,需要以相关制度进行保障。其中,仍以教育、管理、弘法制度最为重要。有完善的教育制度,才能培养出荷担如来家业的合格僧才;有健全的弘法制度,才能对广大信众进行如法引导;有规范的管理制度,才能使僧团成为和合共住的清净道场,为大众修行提供保障,为弘法事业建构平台。

在此,将我近来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作简要论述。

一个根本——建设大众化的修学体系

为什么说大众化修学体系是佛教发展的根本呢?因为佛陀的一切教法皆为大众修学服务。而教界的所有问题,究其根源,亦是佛弟子在修学上未能相应所致。那么,目前大众在修学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呢?

有一些学人是随皈依师或某位老师修学的,但目前对佛法有系统认识并堪能引导他人修学的具格善知识极少。因而,多数师长只是根据个人修学经验作些开示,或推荐读诵某部经典,或推荐念佛、禅坐。看似指点了入门之径,但因缺乏系统引导,往往不能使学人得到多少受用。部分人因此失去继续深入的动力和兴趣,另一部分虽因信心坚定而精进不辍,但由于对佛法认识的局限,难免产生片面、偏执的现象,学到一定程度便无法提高。

另一些学人因无缘得遇善知识,或自视甚高而选择自学、自修,凭个人感觉阅读经论、摸索实践,这种方式在知识分子中较为普遍。但佛法浩瀚,自学而能入其堂奥者极其罕见。学人或因缺乏方向知难而退,或是大海捞针般盲目摸索,更有甚者,一知半解便狂妄自大,自误误人,反成修学极大障碍。

笔者认为,多数人的修学都处于这两个极端,要么不得要领,要么偏执一端。此外,学教者易落入玄谈,实修者又易流于盲修。好不容易得遇人生,得闻佛法,却因得不到正确引导而蹉跎此生,甚至走火入魔,断己善根,岂不可惜!因此,建立一套可供大众依循的修学体系,是当今教界最为迫切的任务。

或许有人说,我们不是有传统的宗派可继承吗?继承固然重要,但有必要考量,这些法门在今天是否还有普遍意义?今天的人是否有能力操作起来?一个修学体系能否引导学人断惑证真,主要取决于三方面:一、方法是否正确;二、教授内容是否完整;三、是否适合目前的当机者。其中,尤以第三点变数最大。因此,佛陀才以种种法门观机逗教,接引众生。宗派佛教的形成,也是基于这一原理,以某类经典、某种修学方式引导根机与之相契的学人。如天台宗依《法华经》建立修学体系,三论宗依《般若经》及三论建立修学体系。虽在特定时期为弘传佛法起到积极作用,但它们更接近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。其庞大体系和深奥理论,对于多数信众,无疑是可望而不可即的。此外,某些宗派先天存在不足,如见或行上的薄弱,或某些宗派在流传过程中未被完整继承下来,等等。所以说,没有一套完全现成的、适合大众需求的模式可以照搬。

那么,大众化的佛法修学体系又该是怎样的呢?

大众化的修学体系,应包含核心要素、修学次第、实践方法三项内容。所以标举“大众化”,其意有二:一、适合所有学人,不论出家在家,不论程度如何,皆须依此修学;二、适用于所有法门,换言之,可与一切法门的修学相融合。

首先,要领明确,且完整扼要。佛法博大,但核心要素无多,最根本的乃皈依、发心、戒律、正见、止观五项,仅此便可统摄一切法门的修行。解脱道如此,菩萨道亦如此。不皈依,即无佛子资格;不发心,便无修行方向;不持戒,则无定慧之基。至于正见和止观,一为正法眼目,一为实践方法,更是缺一不可。把握这些核心,也就把握了佛法修学的基本内容,同时,还能对照自身修学是否完备。

其次,次第清晰。次第,即各修学环节的递进关系,同样离不开皈依、发心、戒律、正见、止观这些核心。皈依,是佛法及信仰之根本,因信赖三宝功德而身心归投、依教奉行。又因对三宝品质生起希求,而能发心、持戒、修学。如是,由戒定慧灭贪瞋痴,由闻思修入三摩地,环环相扣,直抵佛道。

第三,操作性强。所谓操作,即依核心要素、修学次第完成佛道修行的具体方法,每一阶段当分哪些步骤进行。一方面,可依此修学实践;一方面,可依此作为检验修行程度的标准。就像社会上有各级质量参数一样,学佛同样要有可供检验的具体指标。如是,我们才知道自己达到什么程度,离目标还有多少距离。

关于这些问题,笔者曾在《佛法修行次第的思考》一文中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,兹不赘述。

在今天这个盛行快餐文化的时代,须将佛法以最简明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,才能适应更多人的实际需求,大众化的意义正在于此。当然,建设大众化的修学体系,并不是对传统宗派的否定。事实上,树立正见和止观实践两大重点,仍应沿用各宗之见、之行,只是对之前的皈依、发心、戒律作了特别强调,因为这是一切修学绕不开的共同基础。

要领之一——教育制度

确立大众化的修学体系后,应以相关教育制度进行落实。以往的佛教教育,多依托于宗派,而现代的佛学院,则是参照社会大学的教学模式建立的。那么,现有教育方式存在哪些问题呢?

其一,教育目标模糊。佛教的健康发展,需要讲经说法、领众修行的师资力量,也需要行政管理、弘法布教的专门人才。但目前的教育模式大同小异,并未根据教界实际需求进行规划。一方面,各地都在大力办学;另一方面,真正的有用之材仍是奇缺。

其二,教学次第不明。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薄弱和缺失,使学僧在接受教育的几年内,未能养成僧伽应有的素质。如是,信仰淡化、道心退失也就在所难免了。虽能说得头头是道,却无基本僧伽威仪,如何堪为人天导师?

其三,知见教育混乱。现代佛学院是综合性的教育,所开课程面面俱到,包括教史、教制、教理等,几乎涵盖整个佛教。仅教理这部分,就涉及天台、华严、三论、唯识等各宗经论,即使具有相当佛学水准,尚难全面掌握。更何况,一般学僧只有普通的世间文化基础,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。几年下来,所学难成体系,亦无能力真正把握并运用任何一宗的正见。

其四,实用教育缺乏。所谓实用,分实修和做事两类。目前的佛教教育虽与宗教生活结合,但普遍缺乏实修指导,只是从书本到书本地学习教理,与修行严重脱节。此外,对于教界急需的管理、弘法人才,未设专业课程进行培训。

未来的佛教教育,应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调整。一是目标明确,根据佛教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,有的放矢地制订教育制度。二要次第分明,尤应重视基础教育,以此坚定信心,培养僧格。三是知见纯正,对多数人而言,一生修学具足一宗正见足矣,不求面面俱到。四是学修结合,同时重视实用技能的培养。

这就有必要根据佛教修学特点及教界自身需求,对现行佛教教育制度进行完善。佛教教育宗旨是服务于修学,同样应以大众化的修学体系为根本,依核心要素和修学次第建构各级教育制度。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:

首先,根据皈依、发心、戒律三大要素建立佛教的初级教育制度,这是每个佛子必须奠定的学修基础,也是所有僧众必须具备的素养。否则的话,学佛就会流于玄谈和迷信两个极端,与修行严重脱节。这一基础教育,也是佛教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。

其次,围绕菩提心和菩萨行的实践,以获得闻思正见为核心,建立佛教的中级教育制度。这一阶段可参照传统的宗派教育,以确立一宗知见为目标,一门深入,但求精而不求多。

第三,以菩提心和空性正见的理论为基础,以止观为重点,建立佛教的高级教育制度。

第四,依各类专门人才的不同需求,参照社会教育的先进经验,建立具有佛教特色的实用教育制度,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管理、弘法人才。

佛陀说法四十九年,自谓实无有法与人,说明法的实相是超越语言、文化、宗派的,其表现也无特定形式,所谓无有定法。若固执于特定形式的教法,无异刻舟求剑,难得佛法真实受用。但佛教教育又是缘起法,无论是引导众生舍弃凡夫心,还是确立正见、契入空性、成就解脱,皆须依循相应方式进行,尤应契合时代需求。因此,今天的佛教教育必须针对现代众生的根机,在契理的前提下,根据教育目标确立教学内容,按照修学次第建立相关体系。

要领之二——僧团管理制度

僧团,不仅是十方僧众的修道场所,也是弘扬佛法的互动平台,还是社会民众的精神家园。僧团管理得如何,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僧众修行和佛法弘扬。那么,当今僧团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呢?

其一,长幼无序。依佛制,僧团应按戒腊而长幼有序,尊重有才有德的比丘,以此保障僧团健康发展,僧伽和合共住。但在当今僧团中,这一伦理并未得到充分重视,更多的是依世俗能力进行定位,无形中将僧团导向世俗化。

其二,僧众的资历、地位、责任、待遇不明确。僧团执事者须具备哪些资格,接受什么教育,担负多少责任,享受什么待遇,并无具体标准可依据。缺乏考核及选拔人才的依据,不仅使年轻僧众没有努力目标,德才之士不能发挥所长,更严重的是,易使某些不学无术、德行鄙劣却善于投机者得以进入僧团管理核心。长此以往,佛教怎能不面临危机?

原始僧团依戒律共住,依戒律作为处事及行为标准,偏重法治,但组织结构非常松散,这种形式对僧众整体素质要求极高。目前,僧团鱼龙混杂,僧众素质相对偏低,那种建立于自觉基础的行政结构,显然与现实存在很大距离。现行僧团依清规建立行政组织,偏重人治,管理效果如何,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执事者的权威性,不如法治更为稳定。同时,其组织结构已沿用千年,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责任已逐渐模糊,或因不适合当代需求而被虚置。此外,对新生问题缺乏相应的职能机构,无法满足实际需求。

\

那么,如何建立新时代的僧团管理制度?和教育制度一样,僧团管理制度的完善,也应符合佛教发展的实际需求,这就必须把握以下几点精神:

首先,继承以律摄僧的根本,依律建立僧人共住规则及处事标准,依六和精神建立民主法制的僧团,恢复原始佛教中律师在僧团的权威性,建设如法如律的僧团。

其次,继承丛林清规的传统,依此建立僧团的行政体系。但应根据当今僧团的实际需求,对其结构和各部门具体职能进行调整、改善、细化,建立契合时代的僧团管理制度。

\

第三,吸收现代管理的长处,对僧团行政体系进行完善,分工明确、责任到人,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,提高僧团的工作效率,更好地为大众营造修学氛围,为弘法发挥积极作用。

第四,根据佛教修学体系,依所受教育和德行、才能,确定僧人在僧团的地位、责任、待遇,使职责和能力相对应。一方面,对法师、律师、禅师等称谓建立相应审核标准;一方面,对执事者应具备哪一级佛教教育基础及相关专业知识制定相应条例,为各道场选拔人才提供参照标准,并依此进行考核。这样,才能真正做到任人唯贤,有章可依。

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,现有的佛教行政组织,有如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老式汽车,性能和速度已远远不能适应。良好的僧团管理制度,是佛教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。若缺乏这一重要助缘,即使有大德出世,也只能给佛教带来一时、一地而非整体的兴盛。因此,在继承佛教优良传统的前提下,建设契合时代的僧团行政体系,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。

要领之三——弘法布教制度

如果说,佛法的修学、传承依赖于健全的教育制度,其弘扬、普及同样依赖于相应的弘法布教制度。那么,目前佛教界在弘法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呢?

其一,过分指望高僧,忽略大众的整体作用。常人心目中,弘法唯高僧方能胜任,与自己毫无关系,故多数出家人没有弘法意识。又因缺乏这方面的引导,信众多热衷于造庙塑像,护持弘法的热情不高。但高僧毕竟是极个别,这就使得教界越来越没“法”了。

其二,缺乏引导体系,造成修学的无序和混乱。师长如何引导弟子?信众应该如何修学?似乎没有一定之规。信众皈依之后,或是不知如何开始修学;或是学到一定程度不知怎样提高;或是修学出现问题,又不知错在哪里。即使有幸找到可问的人,通常也只能得到笼统的答案,而非最适合此人、此时的指导。

其三,方式方法单一、老化。传统的法会及弘法方式固然有其摄受的信众,却很难吸引知识分子或年轻人,以至佛教逐渐成为老年人的佛教。普通民众又因缺乏正面认识佛教的渠道,而对佛教产生诸多误解,不能正确认识佛教对于人生的现实意义。

弘法不是一个人的事,也不是一座寺院的事,单纯依赖某人或某寺,即使能在特定时期将弘法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,也难以长久维系。因此,有必要建立一套适用于大众的弘法布教学,使有心弘法的寺院和个人都知道,弘法究竟需要做什么,又该怎样做。

对于在家信众的教育,首先应建立相关教育制度。关于此,可参照大众化的修行体系及佛教教育制度进行规划。同时,应结合在家信众的时间、精力作适当调整,但核心要素和修学次第必须严格把握。此外,为接引更多的人走入佛门,还有必要建立一套将佛法全面推向社会,且深入生活、契合民心的操作方式,这就要以更为丰富的内容进行引导。

笔者认为,弘法布教学大致可从以下六方面进行构建:

第一,方便引导。以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将对佛教尚无认识者引入佛门,如以佛教影视、佛教书画等为契机,与之欢喜结缘,“先以欲勾牵,后令入佛智”。在这些方面,港台佛教界已摸索出的许多成功经验可供借鉴。

第二,信仰建设。皈依佛门后,须有相应修学方法,使信众对三宝的信心逐渐稳定、提升。尤其是对皈依的修习,相对于南传和藏传佛教,汉传佛教显然重视得不够。事实上,皈依乃佛法根本,忽略这一根本,就不能为修学奠定扎实基础。去年,笔者特别推出《皈依修学手册》和“皈依共修仪轨”,并在一些道场长期开展共修活动。在此也希望,每个道场都能举办周日共修,为广大信众提供常规的宗教生活,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皈依的意义和作用。

第三,修行次第。对三宝具备信心之后,还应继续深入修学,完成解脱道或菩萨道的修行。修学要依相应次第进行,在家居士的修学,同样可依五大要素分初级、中级、高级的教育,明确每一阶段的教育目标、教学内容、修习重点。唯有这样,才能引导信众循序渐进地完成佛道修行。

第四,佛化生活。完整的佛法修行,应该是生活化的、全面的。如果佛弟子每天花一小时念佛或禅坐,其他时间都在培养凡夫心,修行可能成就吗?因此,佛教界必须整理出一套佛化生活制度,包括从生到死的各项相关内容,使佛法全面渗透到信众生活中,成为大众乐意接受的生活模式,乃至成为人人皆知的民风民俗。只有这样,佛教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。

第五,社会关怀。佛法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,因此,佛法弘扬也离不开社会这片土壤。本着这一宗旨,教界应多方面发挥利他作用,在传播佛法智慧、净化社会人心的同时,积极参与慈善事业,成立慈善基金会,为国家分忧解难,为民众送去温暖。在这方面,台湾慈济的成功经验,值得我们学习借鉴。

第六,信众管理。佛教信众是个庞大的群体,他们需要得到僧团关怀,需要有归属感。同时,信众又拥有巨大潜力,是促进佛教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。所以,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众管理制度,包括僧团对信众的责任、信众组织、骨干培训等内容。使信众提高个人修学的同时,为佛法弘扬发挥积极作用。

宋元以来,大众修学非禅即净,而禅与净的学人多偏向自利、出世,寺院基本没有对外弘法这项内容,所谓“山门以无事为清净”。脱离社会这片土壤,佛教发展势必走向孤立,走向片面。有鉴于此,当迅速建立弘法布教制度,使每位佛子认识到弘法的责任及重要性,齐心协力,使佛教流布广大。

结 语

以上就笔者近年对教界问题的思考,提供了框架性的思路,希望能对教界有所启发。汉传佛教的继承和建设是一大系统工程,需要整个教界的参与。在认识问题根源、找到解决方式之后,最重要的是大众齐心协力,共同承担。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,为契合本土众生的根机,使之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,历代高僧大德亲力躬为,在各个时代做了大量本土化、当代化的诠释和发展,方使慧灯永续、法水长流。今天,佛教已传到我们这代佛子手中,我们有责任完成佛教在当今的现代化工作,以契理为宗旨,大胆突破所有不适应时代的表现方式,不要让这些曾经辉煌过的方便,成为今天这个时代的阻碍。在此,由衷期望教内外同仁群策群力,建立契合当代的修学体系及相关制度。倘能如此,则是教界之福、众生之福。(原题:一个根本三大要领——关于汉传佛教建设的思考)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普门品全文

  • 普门品注音

  • 普门品讲解

版权所有:普门品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