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定之资粮 如吉
修证指要《法音》1998年第1期(总第161期)第12页
修习禅定,必须具备足够的资粮,就如出门旅行,要预先准备旅费、食品及衣物等生活日用品,才能起行。有关禅定之资粮,主要是选择处所、威仪,守护戒律仪、根律仪,认识各种障难及其对治,了知所缘之境。以下依次解说。
一、选择处所、威仪
修定时对处所、威仪的要求,《瑜伽师地论》卷30中说为处所圆满、威仪圆满。
处所圆满,指有适合于修定的阿练若(即闲静处),或林间树下,或空闲室。此处所应具备五种条件:(1)此处自然环境本来幽雅,清虚可乐,能令见者心得清净,又不致引生疾病,堪任修断。(2)昼夜宁静,亦无蚊虻毒虫等。(3)无狮、虎、豹、狼、人非人等诸恐怖事。(4)随顺身命众具易得,衣食易于成办。(5)有善知识摄受,或有有智同梵行者之所居住,便于请教、决疑。
威仪圆满,也有五点:(1)白天及初、后夜经行、宴坐。经行者,泰国的阿姜查禅师说:“有关行禅(即经行),是在两棵树之间,取大约七或八个臂长的直线路径。行禅其实是同于坐禅的。收摄自己,下定决心——现在你就开始行禅去静下你的心,期使清澄的‘正念’有足够的力量升起。首先从右脚开始,以正常的步伐来走。随着你的脚步对自己说‘●—哆、●—哆……’,不断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双脚上。如果觉得纷扰不安,便停下来,等到平静后再继续走。须清楚路径的起点、中点、终点,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往回走,时时刻刻都‘知道’自己在哪里!……来回行走,如果累了,就停下来,将注意力转向内心,并平静地觉察你的呼吸,使心得到休息。”(《以法为赠礼》,以下简称《赠礼》,台湾法园编译群译,1997年山东省灵岩寺弘法社赠经处印,P94—95)(2)中夜作吉祥卧(又称狮子卧:右侧而卧,以左脚压右腿上,左手置于左大腿上,右手枕于右脸)。(3)坐时结跏趺坐。关于跏趺坐,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卷十四引《修次》说,应具八点要求:(1)足,结全跏趺,如毗卢遮那佛坐;或半跏趺。(2)眼,不应太闭或太开,垂注鼻端。(3)身,不过份后仰或前屈,自然正直。(4)肩,两肩平齐。(5)头,不扬也不低,又不歪向一方,使鼻与脐在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直线上。(6)齿与唇,自然合拢。(7)舌,抵向上腭。(8)呼吸,内出外入,勿令有声、粗猛、急滑,务必使其出入无所知觉,任运自然缓缓而行。此坐式具有五种重要意义:一、由身摄敛,速发轻安;二、由此宴坐,能经久时;三、由此威仪,不共外道及诸异论;四、形相端严,能令见者生起敬信;五、是佛、佛弟子共许共依,贤圣称赞。(4)端身正愿,策举身令其端直,心离谄曲,调柔正直。(5)安住背念,厌背五欲,于法如理思维,或缘定相为境。通常来说,修定本来是不可拘泥于行、住、坐、卧某一特定的威仪,但初学者散乱心太重,只有坐式(静中)比较容易得力。若在坐中修习有一定基础之后,应在其它威仪中逐步锻炼,从而养成坚固的定力。正如惟觉禅师所开示的:“如古人所说,‘十字街头好打坐’,先从静中养成,动中磨炼;动也动得,静也静得,最后达到动静一如,即是真不动义。”(《见性成佛》,1995年8月,四川东方文化艺术研究所编印,P104)阿姜查禅师还说:“这称作‘心理训练’的,必得在四威仪(指行、住、坐、卧)中练习,不单是坐着,站着、走着、躺着的时候也都要练习。重点是,我们必须知道,每一刻的心境究竟是如何?而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,我们必须随时保持正念和清明。”(《赠礼》P15—16)
二、守护戒律仪
佛教的修行是以戒律为基础的,修定也不例外。关于持戒的内容,《瑜伽》卷22中分三点说明。
(一)具足六种要义:(1)安住具戒,对于所受学的所有学处,做到身业、语业无有亏缺。(2)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,即能守护七众(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、学法女、近士男、近士女)所受别解脱戒。(3)轨则圆满,即在日常威仪、作事、修善各方面成就轨则,即不违世间风俗,又随顺律仪。(4)所行圆满,指比丘能远离五种非所行处:舞厅(或影剧院)、妓院、酒店、各级军政首脑人物住处、屠户或刽子手住处。(5)于微小罪见大怖畏,即于微小犯戒之罪,见大果报,以此自警。所以对于小小之戒,虽遭命难,也不故犯。(6)受学学处,于受戒、学戒、诵戒、忏净等精进而作。
(二)远离戒律亏损十种因缘。十因缘者:(1)最初恶受律仪,即非为出离而出家受戒等。(2)放逸懈怠,即随顺毁犯,贪取睡眠等快乐。(3)发起邪愿,愿为人天果报而修行。(4)轨则亏损,于诸威仪及所作事,不顺世间风俗,不顺律仪。(5)净命亏损,指因贪欲的原故,而以矫诈等非法手段求诸衣食。(6)堕在二边,即执著苦边或乐边。(7)不能出离,指执著戒禁取见。(8)所受坏失,即内行毁犯,外现清净。(9)太极沉下,指羞愧心、悔悟心差。(10)太极浮散,即于非处生悔或执取、轻蔑、晓悟等。由此十种因缘,令戒亏损。所以持戒修行之士,对此十种应严加防范。
(三)力行三种观察清净因相:即观察身、口、意三业,令戒律清净。谓希当造、乃欲正造身语业时,观此身语业于自他之损或益,是善、不善性,能生苦、乐,招苦、乐报。苦是有损、不善性、能生苦、招苦报,则摄敛不作,也不与其方便,乃至发露悔除。反之,则令造作,与其方便,乃至欢喜安住。其中观损益等,名为观察;观察之后,作或不作,名为清净。持戒之士,应如是观察,使戒清净。
总之,守护戒律仪,即是要安住相应之戒,坚定守护别解脱戒,具足威仪,深信因果,圆满受持一切学处。
三、守护根律仪
守根律仪,《瑜伽》卷23—24中,说有守护根门、于食知量、常勤修习?寤瑜伽、正知而住等四项,略说如下:
(一)守护根门:即是在六根对六尘生六识之际,以正念防护,令不起贪、等烦恼。此又分五:(1)密护根门,即以正念防守六根。(2)防守正念,是以闻思修慧防守正念。(3)常委正念,即保持正念,是制伏色等,防范六根起过之缘。(4)念防护意,即在六根对六境生六识时,以正念之力防止非理作意而起烦恼。(5)行平等位,是防护非理作意起烦恼(根境相对之际,不取色等相,不起好恶之情)后,不随贪等烦恼转,住平等舍心。
(二)于食知量:欲界色身,必以段食滋养,故修道后,应以正思择而食于所食。此中又分四:(1)由正思择食于所食,即以妙慧观察饮食?口,直至胃中,渐成可恶秽相,状如变吐,原来色香味等不复可得;此食又经肠道后,除一部分被吸收成为养分,养育血肉筋骨等,也成为多种不净物排出体外;另一部分直接经由肠道变成粪便排出。又以此饮食之缘,发生身中多种疾病。所以对于此饮食,应离贪染之心,适宜而食。出家者还应以惭愧之心受用所施之食。阿姜查禅师也说:“还有,也要觉知吃的动作——咀嚼、吞咽,最后它到哪里去了?食物对你的身体是好是坏?你都要清清楚楚,也要知道这些食物到何处。”(《赠礼》P100)(2)应非为骄奢淫逸而受用饮食。(3)为身安住而食于所食,此身由食而住,由食长养,为此身住,必得饮食。(4)为暂支持食于所食,即平等食。指非极少、极多、不宜、不消、染污而受用饮食,由此饮食,身离饥羸、沉重或诸疾病,堪任修断,速疾得定。关于饮食之量,“估计再吃五大口就会饱时,便停止,然后饮用足够的水就行了。……而后无论是禅坐或行禅,你都不会感到沉重,你的禅修将会自动地进步。”(同上)
二、净行所缘,即五停心观。
(1)不净所缘(观):不净之法,说有多种,此处唯取朽秽不净,即有情自身之不净。此不净略依二种:一者依内,指观内身36种不净之物,如毛、发、爪、齿、尘垢、皮、肉、脓、血、泪、屎、尿等。二者依外,即观有情死后,所演变显现的16种不净之事,如青瘀、脓烂、胖胀、食啖、散坏、骨锁等。
上述不净所缘,是能清净贪行所缘。如依内不净观,能令于内身爱欲、欲贪心得清净;依外不净所缘,令于外身淫欲、淫贪心得清净。淫相应贪有四种,以四种外不净观分别治之:显色贪(即贪著异性之黄、白等协调美色者),以青瘀、脓烂、变坏、胖胀、食啖观治之;形色食(即贪著异性之高或矮等协调形像者),以变赤观治之;妙触贪(即贪著异性之细软触摸等者),由骨锁观治之;承事贪(即贪著异性之侍候、陪伴等者),以散坏观治之。以此四类观治四种贪,皆于停尸处取相修习。
(2)慈愍所缘(观):由于对亲族类、怨家类或中庸类发生利益安乐之思维,能引发而成为上中下品快乐定地之所缘境。此慈愍观能净心。
(3)缘性缘起所缘:即对于十二缘起如实观察,而于三世诸法因果、事理毫不紊乱;唯有诸法能引诸法,无有作者及以受者。此因缘观能治愚痴。
(4)界差别所缘:界者,即水、地、火、风、空、识六界。前四大有内外二种,此取有情身中内界。于有情身作六界观,便于身离一合想(计诸界为身或我),得不净想,离我慢行。
(5)阿那波那念所缘:阿那,译为持来,即入息;波那,译为持去,即出息。阿那波那念所缘即是缘出入息而修定,可止散乱。
修数息法,略有四:一者以一为一算数;二者以二为一算数;三者顺数;四者逆数。若于算数修习纯熟,不起散乱(名已串修习),心缘于息自然流注(名过算数地),即应舍数修随,于出入息了了分明(名算数修习)。于此加行,便起轻安,证得定境。
若修数得定以后,可悟入诸蕴、缘起或圣谛(即四谛)修习。悟入圣谛修习之后,即得见道。为断修道一切烦恼,乃修十六胜行:1、知息长。2、知息短(即中间出息或入息)。3、觉息遍身出或入。4、除身行,即除去粗杂之气息。5、觉喜,指入初、二禅,心得欢喜。6、觉乐,是入第三禅,心得乐。7、觉心行,即了知从喜心可能引起贪心之过。8、除心行,就是灭贪心,除粗杂之受。9、觉心,即觉知心之不沉浮。10、令心喜,指心沉则令之振起而生喜。11、令心摄,指心浮则将之摄归于静。12、令心解脱,即是舍离心之沉浮而得解脱。13、无常行,谓于诸行无常法性,极善精进恳切如理观察。14、断行,即知无常而断烦恼。15、离行,即断烦恼,生厌离心。16、灭行,厌离而得一切之灭。
三、善巧所缘,略有五种。
(1)蕴善巧:蕴者,即五蕴。若善了知所说蕴种种差别性,非一众多性,除此法外,更无所得。非离蕴外有我可得、有恒常不变易法可得者,也无少法是我所有。如是善巧了知,名蕴善巧,可破我执。
(2)界善巧:界者,六根、六境、六识共十八界。如实了知十八种法,从别别界(种子)别别生起,即于因缘而得善巧,名界善巧。
(3)处善巧:处者,六根六境十二处。根为增上缘,境为所缘缘,等无间灭意为等无间缘,由此而生识及相应法。如是六识身及相应法,皆由三缘而得流转。若于如是内外处缘得善巧者,名处善巧。
(4)缘起善巧:缘起者,是无明缘行,行缘识……生缘老死等十二缘起。若如是了知缘起:唯有诸法滋润诸法,唯有诸法等润诸法(如有漏生苦),唯有诸行(因)引发诸行(果),而彼诸行(十二支),因缘所生,体是无常,苦、空、无我。由此善巧了达如是缘生法中种种行相,而生无常智、苦智或无我智,名缘起善巧。
(5)处非处善巧:即是缘起善巧差别。处者,是平等因果道理,如善法生乐果,不善法生苦果。异此名非处。若如是如实了达,名处非处善巧。
此五善巧,略为二种:一自相善巧,即蕴善巧(明无我);二共相善巧,即后四善巧(明缘起)。
四、净惑所缘,略有二种。
(1)世间道伏惑所缘:谓观上地静性、下地粗性,如欲界对初禅,乃至无所有处对有顶,由此伏下地惑而证上地境(乃至有顶)。言下地粗、上地静者,如欲界对初禅,虽然都是五蕴,而欲界中则粗鄙、苦、不自在、可厌恶,初禅才是清静、美妙、自在。因此以初禅望于欲界,如病、如疮、如毒箭,不安隐性。于是舍断下地惑,而证入上地境。
(2)出世道断惑所缘:即是观四谛法,知苦、断集、证灭、修道,修四谛智,见无我理,断尽见、修一切烦恼,永出世间,如是名为出世间断惑所缘。
以上所说四种禅定所缘之境,其中遍满所缘涉及的范围最为广泛,净行所缘最为常用,善巧所缘纯为出世智慧之观行,净惑所缘明断惑之法,修定者都应全面了知,适时应用。
要之,禅定之资粮,从选择处所、威仪,守护戒、根律仪,了知并克服障难,乃至明确所缘境。如此,则定资粮足矣!修者必须由确知而实行(或克服),才可以修定。若欲修定却不具备以上五项,即应努力积集。
版权所有:普门品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