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孩子从小长大,父母会很用心照顾他的健康、培养好的习惯,以及送他到学校学习知识,等等,都是为了将来能够活得更幸福。
人生要学会储蓄。你若耕耘,就储存了一次丰收;你若努力,就储存了一个希望;你若微笑,就储存了一份快乐。你能支取什么,取决于你储蓄了什么。没有储存友谊,就无法支取帮助;没有储存学识,就无法支取能力;没有储存汗水,就无法支取成功。想要有取之不尽的幸福,就要每天储蓄感恩和付出。
人生不需要与别人竞争,因为每个人都走着自己的路,都有自己的因果。人生的价值,名利地位绝不是唯一衡量标准;人生的幸福,更不是金钱荣誉就能够赋予的。
物质世界虽然越来越繁华,但人们的内心世界却越来越迷茫、痛苦。人人都追求幸福,为什么幸福却离我们越来越远?要学会反省、思考,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,树立内心不变的信念。
物质贫乏者也可以过得快乐,物质丰厚者也不一定没有痛苦,佛法认为:决定人幸福或痛苦的真正根源在于内心,而不是外在。所以,要放下的是内心的烦恼,要培养的是正确面对外境的心态。
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都是围绕自己的利益,以外在的获取为考量成功与否的标准,那人生终将走向幸福的反面;生命的真正价值在于能让更多人因自己的存在获得快乐,让环境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更加美好。
佛法讲;有求皆苦,把目标放在外在,必定有苦,因为外在的因缘是自己无法主宰的,外在的一切也都是会改变的。求不得,苦;得到了,会失去,也苦。所以应该把重心放到对自我的提升上。自我的修行如同一把真正的金钥匙,能够打开通向幸福的大门。
幸福、快乐,向外追寻都是不可得的。珍视自己拥有的生命和经历,从内心发愿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,让自己的生命行走在身心合一的路上,你就会找到莫大的力量,不假他人。否则,心永远在漂泊、苦闷、孤独。
幸福或痛苦,我们经历它,穿过它,感受它,然后放下它。 学佛有很多阶段,在最浅的层面,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经营生活,更加幸福、快乐。
幸福的果报是善因与善缘和合而得。懂得因缘、果报、善恶是一种智慧,勤劳需要智慧的引导,勤勇于善法。
现在的种种幸福,都是暂时的,它会随着无常而变化、消失。人的心,就随着这个;幸福不断起伏:未得到时攀求,得到后害怕失去,失去后无比痛苦。在这个所谓幸福的光环背后,实际上有种种苦,只是人们未能认识到,会随着解脱消失的,是这些苦。放下与放弃无关,而是一种无畏的拥有。
佛法有三种道:安乐道、解脱道、菩提道。世间所追求的幸福属于安乐道所摄,而佛法所说的;安乐更进一步,不仅包括此生的安乐,还包括来生的安乐,这只有通过为善去恶来实现。但追逐外在的安乐远非佛法所求,还要进一步解脱人内在的烦恼,乃至发大心帮助一切众生究竟离苦得乐。
爱能变成恨,原本以为的幸福变成伤害,就是无常的真实写照,也是我们执著带来的痛苦。看不透、放不下,就只能永远被囚禁在这个圈圈里;看破了,这个圈圈不过是自己画地为牢而已。
不要怀揣;不幸的自我定义过日子,而要反过来,借外境来磨练自己,让自己做一个给别人带来希望的人,让自己成为别人幸福的原因。
不要把幸福寄托在无常的感情和人身上,自己的幸福要靠善业来创造。不要幻想自己没有的,多珍惜自己拥有的,把握自己能做的。
我们总是把自己的幸福快乐寄托在外在的人和事上,但外在的一切都是无常的,这种托付本身就如在沙滩上建造城堡,毫无根基,但我们内心却以为这稳固如磐石,并执持不舍,乃至沙堡倒塌了还不肯相信。皈依三宝、修行佛法,就是要从这错误的追求和愚痴的执著中醒来,才有办法超越一切痛苦。
宁静是一种力量。不被五欲八风扰动,因为;志不在此,当我们内心有了超越世俗的理想,心有所止时,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宁静与深沉的幸福。
若深信因果,为求善果而勤种善因,这种;功利,至少比急功近利、损人利己要强上百倍。如人们常说;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,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所愿,但要以正确的方法去实现它。在此基础之上,智慧更加明利的人洞察果相的虚妄,超越一切执著。这是果地的境界,不宜倒果为因。
福报,是指修习善法所感得的令人幸福的果报。人造了善业,能感得幸福快乐的果报,称之为福报,富贵、健康、美貌、长寿等都是福报。福业感果后就没有了,如银行存款一样会越用越少。同时,在享受这些果报的同时,人又在造新的业,如果没有智慧的摄持,这些福报很可能变成造恶业的缘,来生则堕落受苦,这就是 ;三世怨。
绝大多数人在无常降临到自己头上之前,都不会考虑这个问题,而在与生死无关的事情上耗费了大量时间。但体会无常不是让人压抑沉重,而是要提醒自己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,把自己短暂的小幸福升华为更长远的自利利他的大愿力。
把他人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对立起来,是因为对;利益认识得太狭窄。佛法所认为的;利益,是善业带来的果报,是无私助人时内心的喜悦和幸福,是破除我执的究竟大利。有时候我们帮助了别人却觉得不开心,内心有疑虑困惑,是因为我们没有把道理认识清楚。先明理,再步步实践。
把自己痛苦的原因都归罪于他人,就永远也无法得到快乐。因为我们的生命目标已经严重偏失,怨恨他人成为了主线,;令自己幸福的真正命题却被掩盖了。如果怀着;我对你错的心态去纠正对方的行为习惯,对方内心感受到的不是真正的爱和关心,而是排斥与否定,会很受伤。
把自己不如意的理由都算在外境,用恨意面对他人,;因为他不好,他害了我,所以我才不好,这样的心态才是让自己过不好一生的罪魁祸首。不要把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,也不要把不幸归罪于他人,要找到自己的路,懂得和把握自己的因果。
做不到的就先放下,过去的要放下,对自己的要求也要放下。面对困境不要挣扎,越是想摆脱它,它会把你缠得越紧,此时,关键是要让心静下来。不懊悔过去,不悲观地看待未来,用全部心去做现在的每一件事,例如彻底清扫一下房间、完成一幅画、种一株植物等。
浮躁,是因为生命缺少根。无根,水中的浮萍永远随波逐流;有根,树木就能屹立不倒、不断成长。信仰,就是一个人生命的根。丧失了信仰的能力,就难以坚守,难以幸福。
宽容,才有宁静。人心如江河,窄处水花四溅,宽时水波不兴。宽容,一是痛而不言,二是笑而不语。无论多少委屈,一笑泯恩仇。宽容,让烦恼融化在心里。 其实太多计较,只是一时的想不开。 世间太大,一颗心承载不起,事事想占尽先机,会输了起码的幸福。
修行人的幸福来源于:身心合一的安详,勤勇于善的充实,莫向外求的自在,悲悯众生的柔软,正视无常的释然,心怀光明的希望。
无论如何,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某个人或某段关系上。
做事的意义是什么,看自己的动机。如果动机是与他人比较高下,就会随之而来产生许多问题。
自己是不是懦弱,不在于别人如何评价,关键要看自己的行为有没有方向。我们做人、做事不是为了和别人争,而是朝着自己所认准的目标前进。
自己内心有正确的做人、做事的标准。善意待人,诚意做事;常保学习的心态,感恩的心情。
有些时候,你没有做错事,但会被别人的错误伤害,这些也是人生的一部分,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,我们的错误会伤害到身边的人。有时候,犯错的人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,正如我们每个人一样。放下仇视和怨恨,宽恕那些犯错的人,更加努力地成长自己 。
佛陀说,有两种人最为难得。一种是从不犯错之人,一种是过而能改之人。犯了错,只要诚心忏悔、永不再造,并勤行善法、深信三宝,则能净除业障。忏悔有两个关键,一是知错认错,二是对三宝功德有信心,对忏净业障有信心。
没有成佛之前,人都会有烦恼、过失,想要找外在完美的团队、环境,终不可得。师法友团队最宝贵的一点是大家都以法为宗,而非每个人都不会犯错,问题在于我们应该执取什么,不能因噎废食。如果一直执取过失,可能对方都已经改正了,自己还在嗔心与怀疑的陷阱中徘徊。
人生要有方向、做事要有智慧。树立榜样、亲近良友,多读好书、成长心灵。别人怎么对我们,我们决定不了,好好看住自己的心。认真负责做事,不结党营私,对事不对人。
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好事,但是随之而来会有两种反应:把愧疚一直放在心里,就会成为障碍,所谓;悔箭入心,这是一种负面的力量,令人沉湎痛苦不能自拔;另一种是积极忏悔,忏即忏其前愆,悔者悔其后过,这是一种正面的力量,能令人清凉、解脱,从而放下包袱更好地前行。要向前看,把愧疚当做前进的动力,而不是伤害自己的第二支乃至N支箭。
心中没有决定,才会总是后悔。在种种后悔中认真反思,总结教训,找到自己该做的事。至于鸡毛蒜皮的小选择,少一分执着,就无所谓后悔。
多做可能会多错,但也会有更多成长;不做自然不会犯错,但也没有进步的机会了。承担是为了成长,而不是为了不犯错。你只看到负面的东西,却忘了最根本的宗旨。
别人错了,那我们要怎么做呢?修学佛法的本来目的就是帮助一切众生。譬如孩子做错了事,家长会怎么面对?他会恨、会怨、会觉得与己无关吗?有爱和责任的家长会想: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,应该怎样去帮他改正,是不是自己平时太忙,对孩子的引导和关怀太少了。
包容他人的过错,也是对自己的解脱。不要把别人的过失当做伤害自己的利剑,而要反过来作为激励自己更向上的动力。
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!世上本无;麻烦,只是人内心有;麻烦,把它当真,就越背越沉,无法摆脱;把它看空,一切无非是因缘组合,事过境迁,从中汲取进步的养分就好,不必带着烦恼的沉渣继续上路。
版权所有:普门品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