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门品感应网

也谈谈心境

发布时间:2019-09-21 09:53:52作者:普门品感应网

许多高僧大德都教导我们:学佛在于去贪嗔痴,修戒定慧,以达到净化心灵,去烦恼以证菩提。关于净化心灵,我理解的,可能就是一个人内心的境界悟到了一切物相都虚幻不实,都随缘而起,缘生则生,缘灭则灭,即自性本空。而达到这样的境界,说容易也容易,一旦开悟,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,也是有的;说难也难,几十年苦苦修行,吃斋念佛,行善事,出善言,但因“割不断,放不下”,因而牵牵挂挂,烦恼重重,心境不清,因而也就难证内明。如此说来,这心境对我们学佛的人,至为重要。 我想要做到心境清净,这外因也就是缘吧!当然很重要。如清风明月,高山清泉,花草飘香,绿树成荫,古寺钟声,袅袅香烟,无车马之喧,无杂事纷扰,这对于我们自我反省,涤虑澄心,实在是有帮助。

但是,人的六根与外界的六尘相结合,而产生六识。由于各自的身世、处境、气质、心情不同,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,因而对同一景观、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同,甚至差异很大。因为一切唯心造。我们既要自我修持,又当发愿与众生和乐。人民养育了我们,我们与众生同呼吸。我们的修持在人间,就在这气象万千、纷繁复杂的三千大千世界,在这娑婆世界。大千世界中,有灯红酒绿,也有高山古刹;有科学堡垒,也有艺术之宫。工农兵学商,各行各业,各司其事,我们又如何使自己的心境清幽宁静、和平高尚呢?释迦世尊当年为出家弟子制定了“六和敬”,那当然主要是在僧团中,海法大师的开示中也勉励我们去体会。我想这“六和敬”固然是为僧人制定,对我们居士来说,也应该学其精神,以自惕励。这就是:见和同解;戒和同修;身和同住;口和无诤;意和同悦;利和同均,也就是要有四无量的慈悲心。

首先说见和吧!这当然指的是正知正见。人们对事物的认识、理解不同,这有各种各样的原因。一开始见解不同,不足为怪。但通过学习、分析,首先听取别人的见解。经过心平气和、以理服人的辩论,可以取得一致的见解。即使暂时见解不同,也可求大同,存小异,用正确的理论指导,让事实作证明,经过一段时间,可以取得一致的见解。因为真理总是颠扑不灭的,不以势压人,服从真理,见解一致,不平之气自然会减少甚至消除。

\

再说戒和。戒的意义,总起来论,要以止恶为戒,不利于国家人民的事不做,不该想的不想,遵纪守法,诸恶莫作,自利利人,共同守正,作到戒和同修。大家在一起,或同学、或同修、或同行、或同乡,互相关心,互相帮助,互相照顾,与人为善,身和同住。佛教告诫我们,不妄言、不绮语,不恶口,不两舌,要利语,达到口和无诤。以众生之苦为我苦,以众生之乐为我乐,以慈悲心待人,沟通思想,意和同悦。不贪财,不悭吝,以利乐有情为宗旨,见利则让,绝不“分财利,多自兴”,利和同均。渐渐如此做去,那么就无嗔恚心,气度恢宏,忍辱精进,心态自然和平,这就是高尚的内在心境。陶渊明说: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”也就是这个意思。总之,我认为物质的和平宁静,有利于提高我们心的境界,若能依佛的教导,勤于修持,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,无疚无怨,无挂无碍,心境就更清如水,明如镜,吉祥如意,自在其中了。(信息来源:摘自《洛阳佛教》)

\

编辑:明蓝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普门品全文

  • 普门品注音

  • 普门品讲解

版权所有:普门品感应网